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溺水安全》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3.66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16千字
文档摘要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汇报者:某某同学

目录contentsPart1触目惊心的事故Part2防溺水倡议书Part3防溺水安全常识Part4防溺水的重要性

触目惊心的事故Part1第一部分

溺水事故一2024年5月5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某水域发生了一起小孩溺水事件,孩子最终不幸身亡。儿童应在成年人的带领下游泳。儿童不能独自在水塘边、小河边等玩耍;特别要注意避免去偏僻地方的水塘。不能去竖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特别是在暑假,不能在没有成年人的看护下邀请好友去水塘边游泳。

溺水事故二2022年6月26日,海南临高县,9名孩子结伴在一处海滩游玩,过程中有1人溺水,其余人去施救,结果导致4人不幸溺水!此次事故9名人员年龄段在15至17岁之间。

溺水事故三2022年6月25日,江西上饶市,一群孩子在信江沙港大桥附近水域玩水。由于河水太深,水流湍急,4名孩子不慎滑入深水区。后经救援队搜救打捞,4人均溺亡。

溺水事故四2024年5月3日,山东淄博,一名男孩在河边玩耍时落水,孩子母亲过去营救同样落水。发现险情后,好心人王龙本能地前去救援,在把落水母亲营救上岸后,他又去救落水男孩,最终孩子获救了,王龙却不幸溺水身亡。

防溺水倡议书Part2第二部分

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或游泳,在池塘等水域边洗手、洗衣、洗菜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向学生家长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并取回由学生家长签名的回执,学校存档。

严密防范对辖区内所有的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详细的排查,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渠、河流等危险地段,要求设立防溺水警示牌;暑期要协同村委会要聘请一些义务监管员在关键水域和时段进行巡护,对有玩水苗头和下水游玩的学生及时予以制止。

各方联动暑假期间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且易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管理的时段。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建立学校、行政村与家庭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管理网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暑假开始立即组织教师逐户进行家访,做到每生必到,一户不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使家长在上放学路上及节假日、考试等脱离学校和教师监管时段,切实担负起监

加强督查各班班主任要亲自布置、亲自检查、亲自落实,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层层落实防溺水安全管理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防溺水工作机制。学校将在期末结合安全工作检查对防溺水工作督查,对工作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而造成学生溺水责任事故的,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防溺水安全常识Part3第三部分

告知家长行踪出发前告知家长自己前往的游泳地点、同行人员及预计返回时间。若行程有变,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清楚自己的去向,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迅速联系到自己,第一时间展开救援。

准备辅助用品准备好毛巾、拖鞋,游泳后及时擦干身体,防止着凉,穿好拖鞋避免滑倒。携带泳镜,保证在水中能清晰视物,减少眼睛不适。还可准备耳塞,预防耳朵进水引发炎症。

复习游泳技能在脑海中回顾所学的游泳技能和动作要领,如呼吸节奏、划水姿势等。对于不太熟练的动作,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游泳时避免贸然尝试高难度动作,确保安全。

关注天气情况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若遇暴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取消游泳计划。恶劣天气不仅会影响游泳体验,还可能带来雷击、水流突变等危险,保障安全是首要原则。

防溺水的重要性Part4第四部分

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学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可以发起防溺水主题班会,通过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防溺水知识;组织成立防溺水宣传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如在校园内设置宣传展板、举办文艺表演等,以多种方式宣传防溺水。这种积极的参与能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防溺水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促使全体师生共同重视预防溺水工作。

提升自身应急处理能力学生学习预防溺水知识的过程,也是提升自身应急处理能力的过程。掌握溺水自救与救援他人的正确方法,如溺水时如何保持冷静、利用漂浮物自救,以及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使用救援工具等。当遇到溺水紧急情况时,学生能够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这不仅能增加自己在危险中的生存几率,还有可能挽救他人生命,成为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的重要力量。

促进社会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他们对防溺水的重视和积极行动,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当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等场所积极传播防溺水知识时,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水域安全。这种连锁反应能促使全社会形成重视防溺水的良好风气,提升整体社会的安全意识,让预防溺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