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四川南充高一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有答案].pdf
文件大小:431.61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3.34万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一语文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含答案)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定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定的位置上,在试题

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对传统社会的女子来说,女性意识就是对知心人的爱情追求、对理想生命状态的追求、对完成自我追

求的向往。这样的追求与向往,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也出现了。

②《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特别讲到林黛玉读了《西厢记》,触动

了懵懂的少女情怀之后又听到了《牡丹亭·惊梦》的唱曲,引动了情思这一段情节描绘得非常细致,不但

篇幅很长,而且作者刻意描写了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呈现她潜藏在心底的情思,如何成为唤醒了自我渴

求的意识。作为青春少女的代表,林黛玉开始思考她的芳华岁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就在此时,她听到

了《牡丹亭·惊梦》里杜丽娘的唱词,感同身受:每一句《牡丹亭》唱词,都让她感慨万千;听到“良辰美景奈

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就自思自叹;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心动神摇;听到后来,联想到自

己的将来会是怎么一个情况,就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③由此可以看到,曹雪芹对林黛玉情窦初开的描绘,跟汤显祖刻画杜丽娘的心境如出一辙,涉及发掘女

性意识的探索,与晚明对于女性意识的认识与关注是连在一起的。可以说,到了十八世纪的曹雪芹,他

对女性意识的关注,是继承了十六世纪以来,文人学者对于女性处境特别突出的关怀。沿着这个脉络,

我们发现《红楼梦》里面,写到林黛玉表达自我内心情愫的诗词,都清楚地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

深刻感受到自己掌握不了生命的走向。比如《葬花词》,就最能显示出现实环境的残酷与惨烈,让深闺女

子感到身不由己的,不仅是芳华虚度,还有更可怕的悲惨命运等待在将来。在曹雪芹的笔下,这也不是

林黛玉一个人的命运,书中大多数女子都会陷入类似的命运深渊,甚至更为凄惨,如有了自我本体意识

的晴雯,而林黛玉只是作者聚焦的范例。

④“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

1/30

无着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写的不仅是林黛玉的感伤,也是杜丽娘早殇的感伤,甚

至可以说是传统社会女子有了女性意识,必定会触动的感伤。《红楼梦》二十七回有脂砚斋回末总评,说:

“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葬花吟又系诸艳一偈也。”脂砚斋很清楚地知道曹雪芹拟写《葬花词》让林黛

玉吟咏的普遍意义是,纯洁美丽的女子一旦认识了人生处境,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发现自己无所逃于天

地之间,要遭到龌龊现实的践踏,以至于埋香葬玉,魂归离恨天。

⑤《葬花词》的结尾:“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

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明确显示出,《红楼梦》里面的女性,对于自身的命运完全不能掌握,同时清

楚意识到这种际遇的悲惨下场。《葬花词》让林黛玉本人发此哀吟,除了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感喟,当然是

曹雪芹创造这个角色的特写,让她作为女性意识的代表,展现女性生命追求的挫折与悲怆。

(摘自《红楼梦的女性意识》,有删改)

材料二:

①女性意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天然就要借助对爱情的追求来表现。《红楼梦》就塑造了不止一

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下勇于追求自己爱情的青年女性形象。

②提到主动追求爱情的“勇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身为婢女的司棋。司棋与表弟潘又安从小青梅

竹马,长大后两人互相爱慕,胆大包天地买嘱大观园中的婆子,在园中私会,海誓山盟,私传表记。作为

奴仆,不经主人同意,私订终身,这在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更何况还在大观园

中私会。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无疑需要极大勇气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在抄检大观园时,司棋收

藏的潘又安对她表白心意的帖子被搜出来,却“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可见她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脂砚斋

也不禁为她留下“余为司棋心动”的批语。这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又是多么叛逆的想法!在胆小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