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吉林高二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文件大小:419.53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3.14万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6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蜂群里的经济学

韩叙

①1723年,在荷兰出生的英国人伯纳德·曼德维尔出版了被誉为“原始经济学”扛鼎之作的《蜜蜂的寓

言》。该著作以寓言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史。最初,这群蜜蜂勤劳工作,追求更高的生活

质量,整个王国百业兴旺。后来,整个社会开始转向过度节俭,经济逐步陷入衰退。作者想要通过寓言

阐明,消费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振消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②200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建立起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

学。劳动分工“看不见的手”等后来经济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概念也能从寓言中找到雏形。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德尝试阐释其经济理论的时候,也曾向蜜蜂寻求灵感。

③人类和蜜蜂的互动真真切切地影响了历史进程。

④很久以前,人类还不会养蜂,但会采蜜,即从野生蜜蜂那里偷蜂巢。原始时期的很多洞穴壁画上都

记录了类似的场景。

⑤至少5000年前,养蜂业开始出现。根据史料,希腊人、埃及人和罗马人都有专业人士负责“驯养蜜蜂”

⑥到了中世纪,养蜂人开始出现。他们使用一种草编的蜂箱,如今的复原图看起来像一堆摆成倒圆锥

形状的稻草绳团。

⑦草编蜂窝的可恶之处在于,如果你想获得蜂蜜,就必须清除蜜蜂。当时的养蜂人通常会用硫黄熏死

蜜蜂,然后一边收集蜂蜜,一边为能否及时蓄养出新的蜂群而忧心,公众也对这种杀生行为感到不安,

毕竟蜜蜂这种小生物不仅能为人类带来可口的蜂蜜,还能给植物授粉。

⑧当时迫切需要发明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更科学的蜂箱。1852年一位名为洛伦佐·洛林·朗斯楚斯的美

国牧师设计出一种活框蜂箱,也就是今天通常所说的“朗氏蜂箱”。自从有了朗氏蜂箱,蜂群可以随时

搬家,经验丰富的果农与养蜂人很快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⑨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仅美国就有约200万个商业蜂箱,其中的85%带着以百亿只计的蜜蜂不断移动。

换句话说,养蜂业已经实现工业化,授粉也彻底商业化了。

1/281/28

⑩20世纪末,又一个难题开始困扰业界——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蜜蜂数量都在急剧下降。一方面,野生

蜜蜂越来越少,专家猜测罪魁祸首是寄生虫和杀虫剂;另一方面,人工驯养的蜜蜂开始频发神秘的“蜂

群崩溃综合征”,工蜂们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只留下孤独的蜂王。对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与生物学家

一样忧心。后者焦虑的是,蜂群的减少将对农业产生巨大损害,前者则预测蜜蜂数量的减少将使授粉

服务价格上涨,由此带来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核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但数据表明,价格波

动仅仅持续了短短一年多就归于平稳,因为聪明的养蜂人已经找到了规避“蜂群崩溃综合征”风险的方

法,比如定期交易蜂王、分割蜂群并购买新的蜜蜂补充形成新蜂群等。至此,现代经济理论中关于

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概念,都与蜂群挂上了钩。

?成都一家名叫“追花族”的企业开发了一份“全国花田热力图”免费开放给蜂农使用。以前蜜蜂采蜜路

线的选择非常依赖蜂农的信息收集能力。资深蜂农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什么日子去哪里授

粉采蜜,心里都有数。不过,如果遇到气候变化,个人经验很容易失灵,比如一场寒潮让一个授粉地点

的花期推迟了,但下一个授粉地点的花期未受影响,养蜂人原本可以从容地带着蜜蜂从一个地点去往

下一个地点,但现在只能二选一,必然蒙受损失。有数字技术加持后就不一样了。什么时间哪里的花田

开花了,哪里已经有养蜂人了,哪里还没有,一目了然。这样,原本局限于几个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被

分享给全行业,信息孤岛变成岛链,效率也大幅提升。

?阿根廷一家科技公司开发了一种专门给蜜蜂吃的“超级食物”,目的是增强蜜蜂的免疫力。喂食超级

食物后,蜜蜂在低温环境中的飞行能力提升了7倍,死亡率降低了70%。还比如,蜂巢的六边形结构被

大量应用于精密制造领域。很多搞新能源、新材料的企业都在工厂线及产品线设计过程中借鉴了蜂巢

的六边形结构。其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六边形能够使每个子单元的面积最大化,坪效最高;二是在同

样面积内规划同样多的子单元,六边形所用材料最少,成本最低;三是六边形有利于多层堆叠,很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