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期末考
试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对星官的划分和命名有一个渐演变的过程,其中形成年代比较早的是所谓四象二十八宿命
名法。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古人把
二十八宿分为四组,让它们分属四方(也叫四陆),与五种动物形象相配。这五种动物形象即为四象,它
与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为: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所谓玄武,包含了龟和蛇两种动物,以龟蛇缠绕为一象,与苍龙、朱雀、白虎合称四象。
如果说四象的选择,受到先民图腾或原始崇拜的影响,那么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官的命名,则更多地反映
了地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二十八宿与四象配合,分为东、南、西、北四官。东官最后一宿为箕,北官最先一宿为斗。箕四星,它们连
接起来的形状和古代用于扬米去糠的簸箕相象,由此得名。斗六星,其连接形状相似于古代容量器“斗”,
因而得名。箕斗二宿古代经常连称,如《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播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
浆。”描述得形象且生动。地上之簸箕具有播扬的功能,人们把这引申开来,认为天上的箕宿也与搬弄口
舌、播扬是非有关。《史记·天官书》说:“箕为敖客,曰口舌。”《史记索隐》引宋均的话注解说:“敖,调弄也。
箕以簸扬,调弄象也。箕又受物,有去去来来,客之象也。”由箕、斗的命名及引申,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天
上星象与地上人世生活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又如二十八宿中的毕宿,其得名缘于它的八颗星组成的图形类似于古代一种捕鸟工具——毕。《诗·小
雅·鸳鸯》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云:“鸳鸯……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这里的毕,指的就是捕鸟
具。
再如井宿的命名,缘于其构图适如汲水之井状;觜宿的命名,是由于它的三星构成的形状与鸟味状相联
系;翼宿的得名,则由于它的构形活象鸟张开的双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姑且从略。显然,这
些星官的命名与它们构成的图案有关,而这些图案的选择则与地上人们生产、生活器具分不开。如果地
上没有箕、斗、毕、井这些东西,天上的星官也绝不会被这样命名。也就是说,其象在天,其名则源于地。
1/20
古人用地上事物命名星官,很多情况下并不考虑它构成的图形,而是直接以地上之物名之。特别是对星
官下面单星的命名,尤其如此。例如,尾宿中有鱼星,斗宿中有农丈人星,井宿中有野鸡星,这些,都是
单星。对于单星,它们当然构不成其名字所表示的那种图案,它们的命名,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在天上
的直接反映。当然,所有这些,并不仅限于二十八宿的范围,在全天星官的命名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情
形。
古人用自己周围的人、物、事命名星空,这一命名的结果反过来又作用于人世,对社会产生了它自己独
特的影响。例如,牵牛、织女两星遥遥相对,在银河两侧辉耀,引人注目,因而后人围绕这两颗星产生了
各种美丽的传说。例如,《古诗十九首》描写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由这里进一步发展,就是动人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牛郎织女的形象作为劳动人民追求爱情、
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象征,长驻人们心中。试想,如果天空中星官不是被这样命名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还能这样产生吗?即或产生,它还会有像现在这样的魅力吗?围绕这一传说在民间产生的七夕乞巧等
各类习俗,还能够存在下去吗?
星象世界,绚丽璀璨,文人骚客,常作吟咏。因而星官的命名,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
用,它为古人提供创作题材,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翻开古书,古人吟咏星空之作
几乎比比皆是,这些作品,当然要受到星官名称特点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
古代星官命名的这一特点,对社会政治生活也会有作用,这是需要特别指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