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
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人们常常会高估自己呢?当看到高手举重若轻,人们会心生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快速成为高
手,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一点儿天赋或者运气,前期学得不错,有些人
就认为自己对某些技能已经有手到擒来的本领,自视过高,却常常在实际操作中出问题,这种现象被
称为“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似乎是专门为了“坑人”而诞生的,它不仅会让人高估自己的优势,还会让人无法意识到自己
的不足,变得越来越盲目。比如,有些人自学几套拳法,就觉得自己是武林高手,找人挑战,没过几招
就被对手打倒在地。可见,在没有扎实掌握一项技能,就急着进行实战,表面上看提高了效率,但出
错率也变高了,反而让成功之路更加艰难。不过,只要一个人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就会大幅度提高自
己的能力水平,也能认识到自己之前的不足。
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简称尊重需要。当尊重需要无法被满足,就会产生让人不
舒服的自卑感。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会让人心情舒畅,进而给人带来力量和信心,但是过度看重这种需
要,反而会让自己变得脆弱。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尊心,过度关注并赞扬自己,结果发展成了“自恋者”。
自恋者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全世界都围着自己转。自恋,最早出现在一个人的婴儿期,因为婴儿对外面
的世界没有太多认知,会处于一种“全世界围着自己转”的自恋状态中。随着婴儿长大,与外界接触逐
渐增多,大部分人会变得不那么自恋。然而,有些人在成年后依旧过度自恋,幻想自己拥有巨大的成就,
同,内心深处还有非常脆弱的一面,十分需要他人的关注和赞美,也不会将心比心地关心他人,常常
难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自恋发展成为其性格中的一部分,那么这个人就患上了“自恋
型人格障碍”。有候,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感染一部分内心不坚定的人,使他们成为他(她)的“忠
1/201/20
实粉丝”。自恋者的粉丝通常是比较容易自卑的一群人,在自恋者的打压之下,他们觉得只有在自恋者
身边才有价值,于是把自恋者当成偶像,追随左右。
自恋者除了口头上夸耀自己之外,还喜欢展示自己的财富,即炫富。这些炫富者是内心空虚且不成熟
的人,而真正在财富和精神上都十分富足的人,通常在生活中表现得较为低调。从长远来看,炫富不仅
会损害炫富者的社交形象,还会加剧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如果炫富者本身没有通过炫富行为达到心理
上的满足,也会十分失落,从而严重影响自身的情绪。
除了炫富,炫美——炫耀自己的外表,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自恋行为,如将体现个人魅力的照片发到
网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实,炫美并非人类独有,很多动物也会向异性展示鲜艳的羽毛、美丽的角、
强壮的体魄。Selfie(自拍)这个英文单词诞生于2002年,但是却在10年之后才真正流行起来。自拍最
大的好处就是给别人留下正面积极的印象。经过反复修图的自拍照,肯定是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在社
交平台展示之后,便会提高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朋友们的点赞会让你心情舒畅,你也不会吝啬给对方
一个“大拇指”或“小心心”吧?如此你来我往,让彼此心情愉悦,一种重要的社交模式就形成了。因此,
一些爱自拍的女性,并不是为了满足自恋,而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
由于大众普遍倾向于关注外貌出众的女性,使得女性也更注重自己的外貌,这种情况与自恋无关。反
之,在大众认知中,如果一位男性很喜欢发自拍照片,他极有可能具有自恋倾向。心理学家发现,那些
花大量时间编辑照片并经常发布自拍照片的男性,往往相信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有魅力;但他们仍
然有潜在的不安全感,而且更容易表现出一些不良特征,如不会体谅别人的感受,不尊重别人,容易做
出冲动行为。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描述了过度自大的危害。过度自大者对自己的形象认
知是一种“理想化形象”,然而,这种“理想化”并不是真正的理想。真正的理想具有能动性,会激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