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广东深圳高二语文第二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pdf
文件大小:382.99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92万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

无聊与兴奋

[英]罗素

在我看来,无聊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要素,在整个历史时期,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今天更是如此。

无聊似乎是人类独有的情绪。囚笼中的动物确实会无精打采,但自然状态下它们是不会有这种类似无

聊的反应的,因为它们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搜寻食物或逃避敌人。无聊的本质之一,是人的机能没有“全

力以赴”。逃离试图夺你性命的敌人肯定不是件愉快的事,但一定不会让你觉得无聊。无聊的另一本质,

是现实环境与向往的环境之间存在反差而令人不满。无聊的人总是期望有事情发生——就算并非好事

也行——从而感受到这一天总算有所不同。总而言之,与无聊相对的不是愉快,而是兴奋。

逃避无聊确实是自然本性,人类从心底里渴望兴奋,特别是男性。农耕时代的生活容易单调乏味,一家

人晚饭后围坐在一起,度过所谓的“幸福的时光”:男人在打瞌睡,妻子在编织,女儿则在想这种日子何

时是尽头。机器时代到来之后,人们可以精神抖擞地寻找各种刺激。过去恋人们在整部说里一直期

待的激动人心的约会,今天的年轻人每星期都可以经历一次。而且社会阶层越提升,对刺激的追求也

越迫切,他们不停地寻欢、跳舞、饮酒,乐此不疲。然而,昨夜越是刺激,今晨就越是无聊,越感到无聊

难以忍受。如今人们比祖先少了一些沉闷乏味,反而更加害怕无聊。

也许像挥霍经济资本那样挥霍生命资本是极不明智的。正如酒精之类麻醉品或许能让痛苦的神经得到

舒缓,但人们决不可放纵本能,对其上瘾。嗜酒成癖的人对酒精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停止喝酒便无

法忍受,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健康和感受的机能逐渐被摧毁,反而导致生活更加痛苦。同样道理,一定

量的兴奋可以消除无聊,但过度的兴奋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会使人们对各种快乐的欣赏能力变得脆

弱,使得广泛的机体满足为兴奋所代替,智慧被机灵所代替,美感被惊诧所代替。为了避免过度兴奋,

1/261/26

一定量的无聊是不可缺少的。

无聊并非都是不好的。伟大的著作总有乏味的章节,一本从头到尾都光芒四射的说基本肯定不是一

部巨著。伟人的生活除了少数重要时刻,同样平淡无聊。据说康德一生中从未走出过家乡康尼斯堡的

方圆十英里。达尔文周游世界之后,剩下的时光全在家里度过。马克思掀起了几次革命之后,在大英博

物馆度过余生。一切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工作,适当的无聊可以有效保护时间与精力,使

人不至于在狂热的娱乐中虚耗生命。所以伟人们的显著特征往往是生活宁静,而他们的乐趣也绝不是

外人眼中的刺激。

这种忍受或多或少的无聊生活的能力,应该从小培养。现代父母很多没有意识到,过一种日复一日的

平淡生活对于儿童的重要性。他们给孩子提供太多不适当的娱乐,如太多的电影,太多的美食,太多的

旅行——太多五光十色的东西对于孩子并非好事。

孩子们的欢愉应该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而从自然生活中获得。我们都是自然之子,与动物、植物

并无二致。自然的节律是舒缓的,对它来说,秋、冬与春、夏同样必要,休息与运动同样重要。相较于成

年人,孩子更需要与自然生活的涨落节律保持联系。我曾见过一个城里的小男孩第一次面对乡村美景

时,表现出来的神奇的狂喜。在成人眼里没什么让人兴奋的东西,他却跪在潮湿的地上,把脸埋进草里,

发出含混不清的欢叫声。他的生命需要在原始的、单纯的幸福体验中得到满足,无疑意义深远。假如这

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很少能成为完善健全的人。以赌博为代表的许多娱乐,本身没有任何与自然相

联系的元素。这类乐趣一旦停止,人就会觉得无聊和不快,有一种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匮乏感。相反,我

们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的那些乐趣,蕴含着令人深感欣慰的某些东西;即使这种乐趣停止了,它们带来

的幸福感也不会随即消失,尽管其欢愉程度也许不及那些更为刺激的放纵。

现代都市人之所以承受非同一般的无聊,与他们离开了自然生活密切相关,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焦

灼、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