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媒介信息,明辨是非善恶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针对不同媒介,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体带来的信息。
2、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3、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4、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一、情境导入——热点事件引发思考
1、胖猫事件导入
时间线
事件发展
舆论反应
2023年
胖猫与谭某因游戏相识恋爱,胖猫持续经济付出
无显著舆论
2024.4.11
胖猫跳江自杀,转账6.6万元并留遗言
网友同情胖猫,称其“纯爱战神”
2024.4下旬——2024.5月
姐姐曝光聊天记录指控谭某“诈骗”,网友人肉谭某
舆论爆发,重庆长江大桥现“外卖鲜花祭奠”;谭某遭网暴
2024.5.19
警方通报:谭某无诈骗行为,姐姐操控舆论
部分网友质疑警方,持续传播谣言
2025.3.15
官方通报祭奠浪费90吨食物
公众反思情绪化舆论的危害
2、教师提问引导:
(1)“从‘全网同情’到‘真相反转’,我们该如何看待网络信息?”
(2)“为什么网友容易‘一边倒’?情绪和真相哪个更重要?”
二、深度探究——信息迷雾中的“破局之道”
【活动1】弹幕互动:谁是“正义者”?
任务设计:学生以“弹幕”形式实时评论虚构案件,教师通过分段播放剧情+弹幕投屏,引导发现信息偏差。
(假如你现在在看电影,你喜欢跟着剧情发送弹幕进行讨论,下面请大家作为资深电影爱好者,随着每一幕剧情的发展,发送实时弹幕)
剧情加载中——
第一幕:近日C市发生了一起情节十分恶劣的抢劫杀人案,对方是一名22岁的男子,高才生,外表俊秀,身形高大,远远看去像是一个落魄的帅哥。
第二幕:这起抢劫杀人案的死者是C市的甄姓首富,首富长得膘肥体壮,似乎还传过负面新闻,现场,首富身中多刀,当场死亡,死状极其惨烈。
第三幕:抢劫的男子连夜逃亡。半夜12点,该男子坐上了一辆晚班出租车,司机是个中年女人,在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因司机私自走了一条偏僻小路,想绕远路,最后司机在路上被杀害。
第四幕:男子连夜逃窜,警方抓捕期间,查到了男子的身世,他出生于C市一个偏僻的乡村,父亲整日酗酒家暴,母子俩相依为命。
第五幕:该男子20岁考上大学,就读于当地最有名的高等学府,平日在学校里因长相帅气,有诸多的追求者。
第六幕:死者甄姓富商的女儿和该男子为同一学校的学生,男子曾追求过她,但被女方拒绝,学校的网站上有人发帖说该女子平日里仗着家里有一点小钱,目中无人,在学校人缘极差。
第七幕:两天之后,富商的女儿在医院被抢救之后醒了过来,警察调查的时候女子情绪崩溃,谈及案件,宣称:都是自己的错。
第八幕:警察询问:“是因为你拒绝了他的追求,他恼羞成怒,才给你和家里人招来了灭顶之灾?”女子表情愤然,我只是拒绝了他的追求,我有什么错,难道我没有拒绝别人追求的权利吗?
第九幕:警察继续追问,女子却三缄其口。警方问起案发细节,当天晚上,男子尾随女子回家,后偷偷翻进了他家别墅,企图盗窃他家的财物,被女子发现,她喊叫之间,父亲也跑了出来,男子惊慌逃窜后,后害怕事情暴露直接杀人灭口,富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被当场用刀刺死。
第十幕:三天后,警方接到了一个匿名举报电话,根据电话举报的地址,成功将男子抓捕归案。
第十一幕:警方对这起恶劣的抢劫杀人案进行了审理,期间男子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对于杀人原因,却有了不同的说法。在学校期间,甄姓女子也曾对他明确表示过好感,他才大胆去告白,没想到却被对方以自己配不起她为由拒绝了。
第十二幕:那天晚上,他本来只是想去找女子要一个说法。便偷偷尾随女子来到他家,结果被女子发现,还宣称他入室抢劫,他情急之下想要逃跑,却被富商拦住了。富商得知这名偷窃者还曾追求过自己的女儿,出言辱骂,男子恼羞成怒,才拿刀杀了富商。至于女司机,则是她故意绕远路,想要多收钱,试图讹诈他才动手的。
第十三幕:听到他的证词,警察冷笑一声:“你在说谎!”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关键冲突点预设:
第一幕:“帅气高才生凶手”vs“负面新闻富商”——外貌与身份是否代表正义?
第六幕:“富商女儿人缘差”——片面信息如何误导判断?
第十二幕:凶手自述动机——为何同一事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真相’?
设计意图:通过选择性叙事和角色标签化设计,暴露学生潜意识中的偏见。引出核心观点:信息碎片化时代,警惕“情感优先于事实”的陷阱。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对信息的辨识能力,要敢于求真,不能被所谓的虚假美好的表象所迷惑。(板书:求真)
【活动2】视角转换:不完美的受害者
故事转换女司机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