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西南宁市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联合调研测试数学试题(教师版).docx
文件大小:2.06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6.71千字
文档摘要

2023年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一联合调研测试

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两人独立地破译密码,已知甲、乙能破译的概率分别是,则两人都成功破译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根据已知条件,甲、乙能破译的概率分别是,

所以两人都成功破译的概率是.

故选:A.

2.设一组数据的方差为1,则数据的方差为()

A.3 B.5 C.9 D.13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因为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所以数据的方差为.

故选:C

3.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与共轭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详解】,其共轭复数.

故选:B

4.已知点是直角斜边的中点,且,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依题意可得、,再根据投影向量的定义计算可得.

【详解】因为点是直角斜边的中点,且,

所以,则,

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选:C

5.如图一是一个组合体的直观图,它的下部分是一个圆台,上部分是一个圆柱,图二是该组合体的轴截面,则它的表面积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别计算圆柱的上底面面积、圆柱的侧面面积、圆台的下底面面积、圆台的侧面面积可得答案.

【详解】圆柱的上底面面积为;圆柱的侧面面积为;

圆台的下底面面积为;圆台的母线长为,

所以圆台的侧面面积为,

则该组合体的表面积为.

故选:D.

6.已知、m、n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n两两相交且不共点,则、m、n共面;②若,则与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①,根据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平面判断即可;对②③,根据举反例判断即可;对④,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判断即可.

【详解】对①,由、m、n两两相交且不共点,可得分别分别相交于3点,且三点不共线,故该3点能确定一平面,即所在的平面,故①正确;

对②,在正方体中,但与不平行,故②错误;

对③,在正方体中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故③错误;

对④,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④正确;

综上有①④正确.

故选:C

7.在四边形中,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C.

D.若,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判断A,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B,根据数量积的运算律判断C,根据菱形的性质判断D.

【详解】在四边形中,因为,根据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A正确;

则,因为,所以,故B正确;

因为,,

所以

,故C正确;

若,则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则,

所以,故D错误;

故选:D

8.△ABD、△BCE、△CAF是3个全等的三角形,用这3个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2个等边三角形△ABC、△DEF,若,.,则DF=()

A.1 B. C.2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正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再根据正余弦定理分别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等边中,解得.

等边,故,则.

又为锐角,故,

由正弦定理,即,解得,由全等可得.

由余弦定理有即,

即,故.

故.

故选:C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向量,则()

A.与的夹角为45°

B.当时,

C.当时,与方向相反

D.当时,与组成平面内的一组基底

【答案】AD

【解析】

【分析】对A,根据向量夹角公式求解即可;对B,根据垂直向量数量积为0求解;对C,代入判断即可;对D,代入,判断与是否不共线即可.

【详解】对A,设与的夹角为,则,故,故A正确;

对B,,则当时,,即,解得,故B错误;

对C,当时,,此时,则与方向相同,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