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3分)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于每年七夕(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左图为某网友设计的“鹊桥”相会的创意画。牛郎星距离地球16.7光年,表面温度7000K。织女星距离地球25光年,表面温度约9000K。完成下面小题。
1.牛郎星和织女星()
①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②和太阳属同一级别天体③位于银河系自身能发光④具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右图中,与该日浙江某校学生傍晚观测到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2.C
【解析】
【1题详解】
牛郎星和织女星都是恒星,彼此之间没有相互绕转,故不会形成天体系统,①错误;牛郎星和织女星都是恒星,故和太阳属同一级别天体,②正确;牛郎星距离地球16.7光年,织女星距离地球25光年,太阳系直径为2光年,银河系直径约为十万光年,故位于银河系自身能发光,③正确;牛郎星表面温度7000K,织女星表面温度约9000K,温度过高,不具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④错误;②③组合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农历七月初七,应为上弦月,上弦月亮面朝西,①②错误,排除AB。上弦月正午前后月初,子夜前后月落,傍晚时刻月上中天,高度较高,③正确,④错误,排除D,故选C。
【点睛】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以此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位于地球40光年外的一颗编号为J0523的天体,直径12.5万千米,是太阳直径的9%,比木星还要小,表面温度1800至2300℃,释放出的光比太阳弱得多。下图为太阳、J0523和木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J0523号天体属于()
A.星云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4.该天体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答案】3.B4.D
【解析】
【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J0523号天体表面温度1800至2300℃,能够自已向外释放光,表明该天体是可以自身发光的恒星,与星云、行星和卫星等天体的特征明显不同,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天体距离地球40光年,而地月系和太阳系的直径远小于这一距离,因此该天体不可能位于地月系和太阳系,排除AB;由于银河系的直径可达10万光年,而该天体距离位于银河系的地球仅40光年,因此该天体应位于银河系,则不会位于河外星系,D符合题意,排除C。故选D。
【点睛】银河系的直径介于10万光年至18万光年之间。离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系离地球约254万光年,太阳系最小直径为60个天文单位,即约90亿千米,最大直径可能有20万天文单位,即30万亿千米。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公转一周。2023年11月28日,中国公布了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可以清楚看到自然天体的个数是()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与地球表面相比,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是()
A.大气密度过小 B.距离太阳过远 C.距离太阳过近 D.昼夜更替过快
【答案】5.B6.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自然天体,即地球。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在地球表面,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大气,大气层对地球表面起到了保护作用,能够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的部分能量,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而在空间站外,大气密度极低,几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因此,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会受到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极大,极端温度条件会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A正确;而地球刚好位于宜居带,距离太阳适中,既不远也不近,但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 400~450 千米,但在空间站外,大气密度极低,昼夜温差较大,不利于人类生存,所以B、C不符合条件;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公转一周,昼夜更替过快,但比较稳定,所以在此时昼夜状况对空间站外温度的影响不大,D错。故A对。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液态水、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成分等。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完成下面小题。
7.“水星凌日”时,下列能正确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