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690.05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4.25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命题“,”的否定为(???)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全称命题的否定及其真假判断

【分析】根据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直接写出正确结果.

【详解】命题“,”的否定为:“,”.

故选:D

2.设集合,,则(????)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并集的概念及运算

【分析】由并集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

所以.

故选:A

3.已知集合,,,则M,N,P的关系(???)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判断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分析】将集合化为与相同的形式,即可判断集合间的关系.

【详解】由,

又,,

而为偶数,和为整数,所以?.

故选:B.

4.若实数,则的最大值为(???)

A. B. C.4 D.6

【答案】A

【知识点】基本(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用配凑法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实数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函数的最大值为,

故选:A.

5.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D

【知识点】由已知条件判断所给不等式是否正确、作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分析】应用特殊值法判断A,B,C,做差法计算判断D.

【详解】选项A,若,则结论错误,故选项A错误;

选项B,当时,,故选项B错误;

选项C,当时,,故选项C错误;

选项D,,

因为,所以,,

所以,即,故D正确;

故选:D.

6.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其中为常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或

C.,或 D.

【答案】A

【知识点】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确定参数、解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得出再化简得出,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且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

于是解得

则不等式化为,

即,解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选:A.

7.已知集合,且,则集合B的子集个数为(???)

A.4 B.8 C.16 D.32

【答案】C

【知识点】判断集合的子集(真子集)的个数、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参数、根据交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

【分析】根据,可确定,分别讨论1,2是方程还是的根,从而确定集合.

【详解】因为,所以.

由或,

若,则2一定是方程的根,所以,

此时,所以或,

,所以集合有个子集;

若,则1一定是方程的根,所以,

此时,所以或,

,所以集合有个子集;

若且,则1,2必是方程的根,

此时,所以集合有个子集.

综上可知:集合有个子集.

故选:C

【点睛】结论点睛:集合子集的个数,取决于集合中所含元素的个数.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有个子集.

8.已知关于的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在某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

【分析】根据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根与系数关系等知识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对于函数.

①令,即,满足恒成立,

因此,只需,即,所以.

②令,即或.

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则.

当时,方程有两个正根,

存在,使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方程有两个负根,

因此,只需,即,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二、多选题

9.若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A. B.

C. D.

【答案】BCD

【知识点】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确定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分析】抓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函数“三个二次”的关系分析,结合图象即可一一判断.

【详解】对于A,由题意,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知,抛物线开口应向下,则,故A错误;

对于B,依题意,,且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和3,

由韦达定理,,故,,即,故B正确;

对于C,由上分析可得,故C正确;

对于D,由上分析可得,故D正确.

故选:BCD.

10.已知集合,则下列各项为中的元素的是(???)

A. B.

C. D.

【答案】ABD

【知识点】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分析】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就是看元素是否符合集合的要求,逐个验证即可.

【详解】A选项:,且,∴,故A正确;

B选项:,且,∴,故B正确;

C选项:,且,∴,故C不正确;

D选项:,且,∴,故D正确.

故选:ABD

11.已知,,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的最小值为 D.

【答案】BD

【知识点】基本不等式求积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