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
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8分。
1.2024年春节前后,连续几轮大范围雨雪天气袭击我国。2月,全国平均气温-1.8℃,较常年同期偏低0.5℃。而在1月,全国平均气温-3.8℃,较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六高。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为什么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人类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表明()
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面对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现象,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人类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促使哲学思想产生。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也表明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①④正确。②:哲学思想的根源是社会实践,而不是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②错误。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哲学发展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③错误。故本题选D。
2.茶叶,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独具;茶艺,彬彬有礼。从一片叶,到杯中茶,无不演绎着文明与生活,沉淀着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理念。从“一片叶子”到“茶文化”表明()
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经过人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就是主观赋予客观对象的意义
③事物的价值及其大小,取决于客体的属性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
④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依赖认识基础上的主体创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茶文化”的形成依赖于茶叶,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人人脑并经过人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①正确。②:世界上一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的意义是客观的,不只是主观赋予客观对象的意义,②排除。③:哲学上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离开了茶文化,茶叶就仅仅只是一片叶子”,说明事物的价值及价值大小取决于客体的属性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③正确。④: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依赖于实践,不是依赖认识基础上的主体创造,④排除。故本题选A。
3.长期以来,生物钟一直被认为是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精密调控着机体重要生理功能。最近,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该发现对节律本质的认识和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体现出()
①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科学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③科学研究作为最基本实践形式,是人们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长期以来,人类不断对生物钟进行认识,我国科研工作者又从神经元的角度对生物钟形成了更本质的认识,体现出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正确。②: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错误。③: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的最基本形式,③错误。④:科研工作者揭示了生物钟的存在和节律调控机制,体现出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
4.阅读漫画《反噬自身》。从把握世界的规律角度来说,出现漫画中的现象是因为()
①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②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③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不能突破物质的制约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转化,总是依据一定的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漫画《反噬自身》反映的是美国芯片禁令将科技和经贸政治化、武器化,是为了维护自身科技霸权,但最终只会反噬自身,启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人为地割裂与他国的联系,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①②入选。③:把握世界的规律的角度属于唯物辩证法,世界的物质性属于辩证唯物论的内容,③不选。④: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材料没有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④不选。故本题选A。
5.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苍筤”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月白”是月光洒下的一片青白,“海天霞”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