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194.8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09万字
文档摘要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古老的南极一艾特肯盆地采集的珍贵样品,将帮助人类进一步进行月壤结构分析,深化对月球的认识,并为中国进一步推进探月计划提供重要数据。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

A.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能够正确认识事物

D.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答案】B

【解析】A: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错误。B:“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的珍贵样品,将帮助人类进一步进行月壤结构分析,深化对月球的认识,并为中国进一步推进探月计划提供重要数据”,这说明月球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也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正确。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C错误。D:材料强调的世界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没有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D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B。

2.本以为只能沦为“废物”的秸秆,其实也暗藏综合利用的价值。某生物公司依托强大的创新能力,将废弃秸秆由生态包袱发展为生态产业,实现秸秆原料到混合糖到聚乳酸至下游应用到联产黄腐酸有机肥等产业链集群发展,延伸出塑料加工、纺织、工业及家用装饰材料、生物化学品、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实现“万物秸秆造”。这蕴含的哲理有()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总是相互转化

B.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人们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B

【解析】A:矛盾双方相互转化需要一定条件,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A排除。B:安徽某公司实现“万物秸秆造”,说明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符合题意。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由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的,C错误。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D错误。故本题选B。

3.下列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与下图漫画《志高没难事,火大没湿柴》(作者:王家春)寓意相近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C

【解析】C:“志高没难事,火大没湿柴”的寓意是,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再加上团结一致的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启示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要坚定理想信念,C正确。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不符合题意,A排除。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映了由于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认识(认识的主体差异性),不符合题意,B排除。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本题选C。

4.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冠军郑钦文,在奥运赛场上接受采访说过的那些超燃的话,比如“哪怕再累,为国我可以再打三个小时”“不惜拼倒在奥运赛场上”以及“为国争光,永远要高于个人荣誉”,至今还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郑钦文用实际行动启示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①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把握难得人生机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郑钦文用实际行动启示我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材料强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涉及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涉及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把握难得人生机遇,①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5.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以镜头为纽带,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印记,再现历史的生动场景与文化的传承接续:将文物的故事凝结成篇,以书籍的形式呈现,在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中感受时间的深度与文明的广度;用科技打破边界,融合多元艺术形式,唤醒沉睡千年的文物,让文物“重获新生”。《千年文物》的成功在于()

A.丰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