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爱因斯坦在构建相对论时,深受康德、休谟等哲学家的影响,特别是对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哲学探讨。相对论的成功,不仅是物理学的一大突破,也是对哲学时空观念的深刻重塑。这表明()
①不懂哲学,科学研究将一事无成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不懂哲学,科学研究将一事无成”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①排除。②:本题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不是强调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②排除。③:爱因斯坦构建的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一大突破,也是对哲学时空观念的深刻重塑,这强调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③正确。④:爱因斯坦在构建相对论时,深受休谟经验主义哲学和康德对时空批判的启发,促使其突破牛顿绝对时空框架,提出了时空相对性原理。这表明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④正确。故本题选D。
2.指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这主要是基于()
①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性
③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无能为力
④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实践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②④: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这主要是基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性,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实践的前提,②④正确。③:在自然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③错误。故本题选D。
3.好山好水出好茶,产业发展有思路,村民致富才有门路。2010年,在福建务工多年的骆地刚回到村里,流转土地开辟生态茶园。以此为契机,二龙村以“支部+龙头企业+大户+散户”的组织方式,引进茶企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短短数年,荒山变茶园,当地出产的茶叶卖到各地、远销海外。这启示我们()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谋发展
②用发展思路指导实践,就能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③抓住机遇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村民致富的关键
④善于分析把握乡村产业振兴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骆地刚利用当地的“好山好水出好茶”这一优势资源,流转土地开辟生态茶园,并以“支部+龙头企业+大户+散户”的组织方式,引进茶企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将荒山变茶园,当地出产的茶叶卖到各地、远销海外,这启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谋发展,①正确。②:一是需要用科学的发展思路指导实践,二是科学的发展思路指导实践,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是必然实现乡村振兴,②排除。③:抓住机遇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村民致富的重要因素,但抓住机遇并不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村民致富的关键,③排除。④:村民流转土地开辟生态茶园,以“支部+龙头企业+大户+散户”的组织方式,引进茶企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这启示我们善于分析把握乡村产业振兴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④正确。故本题选B。
4.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控制好“一闪念”尤为必要。诸多违纪违法案例表明,许多人正是在小事小节上不经意间“一闪念”,没能守住底线,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酿成大错。这表明()
①小事小节失守凸显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②没能守住底线是“一闪念”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小事小节上的失守是最终酿成大错的前提
④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把“一闪念”扼杀在萌芽状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