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面点的高程常采用海拔高程,我国将下列哪一个海域的海平面定为海拔基准面?
A.渤海海平面
B.黄海海平面
C.东海海平面
D.南海海平面
【答案】:B
【解题思路】我国采用黄海海平面作为海拔基准面。这是因为黄海海平面相对稳定,并且在我国大陆的地理位置较为适中。选择一个稳定的基准面对于准确测量和确定地面点的高程至关重要。其他海域的海平面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海洋潮汐、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导致海平面的波动和变化。相比之下,黄海海平面的变化相对较小,更适合作为统一的海拔基准面。将黄海海平面定为海拔基准面有助于确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程测量时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这样可以方便地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并在地图、工程建设、地理研究等领域中进行准确的表示和分析。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海拔基准面所对应的海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面点的高程常采用海拔高程,而我国规定采用黄海海平面作为海拔基准面。这是经过科学测量和长期实践确定的标准,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能够为各类工程建设、地理测绘等提供统一且准确的高程参考。渤海、东海、南海海平面均未被定为我国的海拔基准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2、以下甘肃省市级行政单位与其古名搭配错误的是?()(单选题)
A.张掖——甘州
B.天水——秦州
C.酒泉——凉州
D.兰州——金城
【答案】:C
【解题思路】甘肃省各市古名常见于历史文献及地理典籍。张掖因地理位置曾称甘州,天水因先秦文化发祥地得名秦州,兰州古称金城源自汉代金城郡。酒泉在唐代为肃州,凉州则对应今武威。正确搭配应为酒泉—肃州,而非凉州。错误选项为C。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省市级行政单位与其古名的对应关系。选项A,张掖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甘州。甘州之名源于其境内的甘峻山,自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甘州作为张掖古称沿用至今,所以选项A搭配正确。选项B,天水在古代被称为秦州。秦州之名始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因相传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又有“羲皇故里”之称,所以选项B搭配正确。选项C,酒泉的古名是肃州,而凉州是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古称。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汉武帝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为由,命名为酒泉郡;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所以选项C搭配错误。选项D,兰州在古代叫做金城。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取“金城汤池”之意,所以选项D搭配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C。
3、“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是北平学生为反抗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制造的(),准备举行游行示威时的口号。(单选题)
A.“一·二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华北事变”
【答案】:D
【解题思路】该题核心考查华北危机的历史背景。华北事变指1935年日本在华北策动自治运动,通过《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逐步控制冀察两省,直接导致华北主权沦丧。北平学生一二·九运动正是针对日本蚕食华北的侵略行径,题干口号深刻反映了民族危亡时刻华北地区已无安宁求学环境的现实,故正确选项指向标志华北局势全面恶化的华北事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定历史口号与对应历史事件的关联。“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一口号体现了当时华北地区局势的严峻,反映出北平学生对日本侵略导致华北局势危急的愤慨与反抗。接下来分析各选项:-A选项“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1月28日,是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在上海发动的进攻,与题干中“华北局势”不相关,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其重点在于标志全面抗战爆发,并非是题干口号所对应的背景事件,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该事件主要影响东北局势,而非华北局势,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使华北的局势处于危急关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正是北平学生针对“华北事变”这一严峻局势,准备举行游行示威时喊出的口号,所以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D。
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西汉起,许多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单选题)
A.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设西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