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应知应会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在南海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是()(单选题)
A.南沙群岛
B.西沙群岛
C.东沙群岛
D.中沙群岛
【答案】:A
【解题思路】南海四大群岛中,南沙群岛位于最南端。其由众多岛礁组成,分布范围广泛。相比之下,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东沙群岛靠近广东、台湾等,中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从地理位置、岛礁数量和分布范围综合来看,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是南沙群岛。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南海四大群岛相关地理特征的了解。南海四大群岛分别是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西沙群岛在南海诸岛的西部,岛礁众多但并非位置最南、岛礁最多且散布最广;东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岛礁最少的一群岛;中沙群岛主体中沙大环礁长140公里,宽60公里,一般距海面9-26米,是一群尚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滩。综上所述,正确答案应选A选项。
2、“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华年”。这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抵抗()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而作的诗句。(单选题)
A.朝鲜
B.印度
C.马来西亚
D.日本
【答案】:D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明代抗倭历史核心知识点。明代中后期,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长期侵扰东南沿海,戚继光奉命组建戚家军进行抗击。诗句中“夷岛”暗指倭寇来源地,直接对应日本(选项D),体现守卫海疆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背景的紧密关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知识。诗句“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华年”体现了戚继光抵抗外敌的决心和责任感。在明朝时期,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倭寇”。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他组织戚家军,在东南沿海地区与倭寇进行了长期的战斗,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选项A,朝鲜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友好的交往,并非明朝时期东南沿海的侵略者。选项B,印度在当时主要与中国有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往来,没有对中国东南沿海发动侵略。选项C,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与中国多是和平的经贸与文化互动,不存在对中国东南沿海侵略的情况。所以,诗句是戚继光为抵抗日本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而作,答案选D。
3、进口、出口地图的,应当向海关提交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审图号。这种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题思路】《地图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进出口地图应经审核,并取得审图号。进出口环节需向海关提交审核批准文件及审图号。选项A符合法规要求。
【解析】本题答案选A。在涉及地图进出口相关管理规定中,进口、出口地图时,需要向海关提交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审图号,这是为了确保进出口的地图内容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等,所以“进口、出口地图的,应当向海关提交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审图号”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4、甘肃省下列哪个县与蒙古接壤?()(单选题)
A.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B.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C.瓜州县
D.金塔县
【答案】:A
【解题思路】甘肃省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的边境线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部,该县是甘肃省唯一涉及中蒙边界的行政区域。根据国家行政区划和边境管理规定,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作为甘肃最北端的县域,承担着148公里的中蒙边境线管理职责,其他选项县域均未涉及国界接壤。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省与蒙古接壤的县。下面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选项A: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分别与蒙古国、青海省接壤,该选项正确。-选项B: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张掖市下辖县,其周边相邻区域主要是本省和青海省部分地区,并不与蒙古接壤,该选项错误。-选项C:瓜州县隶属甘肃省酒泉市,周边无与蒙古接壤的情况,该选项错误。-选项D:金塔县是甘肃省酒泉市下辖县,周边为省内其他地区,不与蒙古接壤,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5、领陆是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陆地及其底土,是国家领土的基本组成部分。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领水依附于领陆
B.领空又依附于领陆和领水
C.世界上有的国家没有领陆
D.如果领陆发生变动,领水和领空也将随之变动
【答案】:C
【解题思路】领陆是国家主权管辖的陆地及其底土,是领土的核心。依据国际法,国家领土必须包含领陆。国际实践中不存在完全无陆地的国家,即使岛国或沿海国也拥有领陆。选项C声称存在无领陆的国家,违背了这一原则。其他选项中,领水、领空均依附于领陆存在,其范围随领陆变化而改变(A、B、D正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文件均以陆地领土为基础界定国家主权。
【解析】本题可根据领陆的定义及相关特性,对各选项逐一分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