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五届美丽中国(中小学组)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单选题)
A.严格的法定性
B.严厉的法律责任
C.严谨的包容性
【答案】:A
【解题思路】地图作为国家版图表现形式,其特性在《地图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中有明确要求。政治性体现国家主权,科学性对应地理准确性,法定性强调依法审核、使用与管理。选项A符合法规中对地图合法性的规定,B侧重追责而非属性,C未见于相关表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作为国家版图主要表现形式所具有的特性。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而地图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选项A:严格的法定性。地图的编制、出版、展示、登载等都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和约束,以确保其准确反映国家版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地图具有严格的法定性,该选项正确。-选项B:严厉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它并非地图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不符合题意,故该选项错误。-选项C:严谨的包容性。“包容性”通常与容纳不同事物、观点等相关,与地图作为国家版图表现形式所应具备的特性不相关,故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2、下列国家中,既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又与云南省接壤的是()(单选题)
A.越南
B.缅甸
C.老挝
D.泰国
【答案】:A
【解题思路】越南是中国邻国中唯一同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壤的国家。广西南部与越南北部交界,云南东南部也与越南北部接壤。云南省还与缅甸、老挝接壤,但缅甸不邻广西,老挝仅邻云南。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未与中国接壤。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中国家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的接壤情况来进行分析。选项A:越南越南与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都接壤。越南与广西的陆地边界线长约637公里,与云南的陆地边界线长约1353公里。所以越南既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又与云南省接壤,该选项正确。选项B:缅甸缅甸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云南省接壤,并未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老挝老挝与中国的云南省接壤,不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泰国泰国与中国并不接壤,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3、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作诗,“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请问做出诗中“鸣镝无声五十年”的历史功绩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汉武帝
B.汉元帝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
【答案】:C
【解题思路】翦伯赞此诗见于《内蒙访古》,通过对比汉武帝的战争与昭君和亲,突出后者对汉匈和平的贡献。前两句“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指汉武帝北伐匈奴导致战乱频繁;后两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转写昭君出塞带来的长期和平。琵琶意象源自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王昭君(选项C)嫁呼韩邪单于后,汉匈维持和平近半世纪,故称“鸣镝无声”。文成公主(D)为唐太宗时人物,汉元帝(B)虽在位期间发生此事,功绩主体仍属昭君。
【解析】本题可通过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以及各选项人物相关历史事迹的分析来确定答案。诗句“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描述了汉武帝时期边境战事频繁,而“一曲琵琶”则描绘了和平的画面,“鸣镝无声五十年”强调了这一举措带来了长期的和平局面。选项A:汉武帝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出击匈奴,虽然取得了很多胜利,但这是通过战争的方式,与诗中“鸣镝无声五十年”所表达的和平场景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汉元帝汉元帝是西汉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将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但做出诗中“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一历史功绩的并非汉元帝本人,而是王昭君远嫁这一事件,所以B选项错误。选项C:王昭君王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和平与团结,主动出塞和亲,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她的远嫁促进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边境地区出现了“鸣镝无声五十年”的和平景象,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C选项正确。选项D: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朝时期的人物,她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这与题目中所涉及的汉匈关系和诗句背景无关,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
4、历史上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疆土之内是在哪个时期?()(单选题)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答案】:B
【解题思路】河西走廊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疆土发生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派遣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