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中小学组)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根据《地图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开的地图,应当报送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但是,()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①景区图②街区图③地铁线路图(单选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题思路】《地图管理条例》规定公开地图需经审核的核心例外情形为内容简单,三类典型包括景区图(展示局部景点分布)、街区图(呈现基础道路建筑)和地铁线路图(仅标注轨道站点),因其信息简略不涉敏感地理要素,故无需审批。
【解析】本题可依据《地图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哪些内容简单的地图向社会公开时无需报送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地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向社会公开的地图,应当报送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但景区图、街区图、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选项A仅包含了景区图和街区图,不完整;选项B仅包含了景区图和地铁线路图,不完整;选项C仅包含了街区图和地铁线路图,不完整;选项D涵盖了景区图、街区图、地铁线路图,符合《地图管理条例》规定。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的是()(单选题)
A.安徽省
B.江苏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答案】:D
【解题思路】秦岭—淮河线横贯我国中部,主要经过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五省。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处该地理分界线以北区域,境内无秦岭山脉分布,故不属于被穿越的省级行政区。
【解析】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在气候、农业生产、地理风貌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在本题所涉及的省级行政区中:-安徽省:其北部与南部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有明显不同,秦岭—淮河线自西向东穿过安徽省境内,所以安徽省存在被该线穿过的区域。-江苏省:江苏省南北跨度较大,淮河在江苏省境内流淌,秦岭—淮河线也是穿过江苏省的,使得江苏省南北呈现出不同的地理景观和经济发展特点。-甘肃省:该省的部分区域也位于秦岭—淮河线附近,秦岭山脉的一部分延伸到了甘肃省境内,因此甘肃省也有被此线穿过的地方。-山西省:从地理位置上看,山西省整体处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并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综上,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是山西省,本题正确答案为D。
3、有关中国版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单选题)
A.中国疆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B.海南岛是中国最南端的岛屿
C.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470万平方千米
D.中国版图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都超过了5000千米
【答案】:D
【解题思路】中国版图东西跨度约5200千米,南北跨度约5500千米,均超过5000千米。A选项“960万平方千米”通常指陆地面积,不包括水域;B选项最南端应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选项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而非470万。根据《中国地理知识》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据,D选项符合实际地理跨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版图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选项A:中国疆域面积约为126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而该选项只提及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表述不准确,所以A项错误。选项B:中国最南端的岛屿是琼台礁,而非海南岛,所以B项错误。选项C:中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并非470万平方千米,所以C项错误。选项D:中国东西跨度约5200千米,南北跨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都超过了5000千米,该项表述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D。
4、()主要促进了华北平原的形成。(单选题)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
【答案】:C
【解题思路】华北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其中黄河因携带大量泥沙,在历史上多次改道、淤积,对华北平原的塑造作用最为显著。例如《中国自然地理》指出,黄河泥沙沉积是华北平原形成的主要动力来源。长江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海河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华北平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是典型的冲积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其中,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含沙量极大,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泛滥,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下游地区不断堆积,逐渐形成了广袤的华北平原。而长江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淮河和海河虽然也参与了华北平原的塑造,但相比之下,黄河的作用更为关键和突出。综上,本题答案选C。
5、“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诗形容了我国哪个边疆省区的壮丽景色?()(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