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四篇精选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以下关于台湾在地图绘制上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在地图上,台湾应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
B.在分省设色的地图上,台湾要单独设色
C.钓鱼岛、赤尾屿既可以包括在台湾省全图上,也可以将台湾岛与钓鱼岛、赤尾屿的地理关
D.在世界地图或者其他分国设色的地图上,台湾可以与中国大陆表示成不同颜色,以示大陆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在地图绘制上的注意事项相关知识。选项A,在地图上台湾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应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该表述正确。选项B,在分省设色的地图上,为了将台湾与其他省级行政区区分开来,台湾要单独设色,此说法正确。选项C,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既可以包括在台湾省全图上,也可以将台湾岛与钓鱼岛、赤尾屿的地理关系清晰表示,该选项的表述也是符合规定的。选项D,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世界地图或者其他分国设色的地图上,台湾必须与中国大陆用相同颜色表示,以体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能将其与中国大陆表示成不同颜色,该选项说法错误。综上,答案选D。
2、河南的浚县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A.Xūn县
B.Xùn县
C.X?n县
D.Xún县
【答案】:B
【解题思路】浚县作为地名,读音遵循特定规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浚”在地名中读xùn。《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明确规定地名用字需按标准音标注。选项B“Xùn”符合第四声标注,其他选项声调或拼写规则不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名“浚县”读音的正确识别。“浚”是一个多音字,有“xùn”和“jùn”两个读音。当表示地名,如河南浚县时,应读作“xùn”,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A选项“Xūn”、C选项“X?n”、D选项“Xún”的读音均不符合“浚县”在作为地名时的正确发音。
3、被风“吹来”的地形区是()(单选题)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核心考查风积地貌成因。黄土高原是典型风成沉积地形,其表层覆盖的深厚黄土层主要由西北季风将中亚、蒙古等地的沙尘颗粒长途搬运至此堆积形成,符合被风吹来特征;内蒙古高原以风蚀作用为主,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则由河流冲积作用主导。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强劲的西北风从内陆地区带来大量的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沙尘堆积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因此黄土高原是被风“吹来”的地形区。A选项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它是在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以及流水、风等外力作用长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并非主要由风力堆积形成,所以A选项错误。C选项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并非被风“吹来”的,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并非风力作用形成,所以D选项错误。
4、“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华年”。这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抵抗()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而作的诗句。(单选题)
A.朝鲜
B.印度
C.马来西亚
D.日本
【答案】:D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明代抗倭历史核心知识点。明代中后期,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长期侵扰东南沿海,戚继光奉命组建戚家军进行抗击。诗句中“夷岛”暗指倭寇来源地,直接对应日本(选项D),体现守卫海疆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背景的紧密关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知识。诗句“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华年”体现了戚继光抵抗外敌的决心和责任感。在明朝时期,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倭寇”。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他组织戚家军,在东南沿海地区与倭寇进行了长期的战斗,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选项A,朝鲜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友好的交往,并非明朝时期东南沿海的侵略者。选项B,印度在当时主要与中国有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往来,没有对中国东南沿海发动侵略。选项C,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与中国多是和平的经贸与文化互动,不存在对中国东南沿海侵略的情况。所以,诗句是戚继光为抵抗日本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而作,答案选D。
5、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外交部组织审定。这种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该题答案选B,即说法错误。依据相关规定,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并不是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外交部组织审定。所以题中表述与实际规定不符。
6、昆仑山脉处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区的边界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