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中小学组)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以下几个称谓中与西藏无关的是______。
A.吐蕃
B.乌斯藏
C.唐古特
D.三危地
【答案】:D
【解题思路】在中国历史上,西藏地区有多个不同的称谓。A选项“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名称。B选项“乌斯藏”,是明朝对藏族地区的称呼。C选项“唐古特”,在清代指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也用于指代西藏地区。而D选项“三危地”,是传说中的地名,传说舜曾流放共工、驩兜、三苗、鲧等四族于四地,三危地即为其中之一。因此,与西藏无关的称谓是D选项“三危地”。
【解析】本题可通过分析各选项所代表的地域与西藏的关系来进行解答。选项A:吐蕃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在公元7-9世纪,吐蕃王朝盛极一时,疆域辽阔,涵盖了如今西藏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区域。所以“吐蕃”与西藏密切相关。选项B:乌斯藏乌斯藏是中国明朝对今西藏自治区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锡金、不丹的称呼。元朝时,中央政权设立了宣政院来管理西藏地区,明朝则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统治,并将其称为乌斯藏。因此,“乌斯藏”与西藏有直接关联。选项C:唐古特唐古特是清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清朝时期,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和治理,“唐古特”这一称谓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频繁使用,用来指代西藏及当地藏族群体。所以“唐古特”与西藏相关。选项D:三危地三危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其具体位置在学界有多种观点,但一般认为主要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与西藏在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并无直接联系。综上,答案选D。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可申请并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这种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题思路】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涉及国家主权和公共利益,其公布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根据《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此类数据必须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审核批准后方可公布,任何单位及个人均无自行公布的权限。题干所述情形不符合法定程序要求。
【解析】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B。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公布有着严格规定,并非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申请并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其审核、公布等程序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安全性。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可申请并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3、甘肃省因甘州与肃州而得名,其中甘州指今天的张掖市,那么肃州指今天的哪个城市呢?()(单选题)
A.武威市
B.酒泉市
C.嘉峪关市
D.兰州市
【答案】:B
【解题思路】甘肃省得名源自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两大历史重镇,其中肃州为唐代设立的州郡名,管辖范围涵盖河西走廊西段,该地名沿用至明清时期。根据历史沿革,肃州治所即现今酒泉市,这一行政地名演变直接对应选项B,而武威(古凉州)、嘉峪关(明代关隘)及兰州(古金城)均与肃州无地理沿承关系。
【解析】甘肃省得名于甘州与肃州的合称。其中,甘州指的是现今的张掖市。在历史渊源上,肃州对应的是今天的酒泉市。选项A中的武威市,古称凉州等,并非肃州;选项C的嘉峪关市是因嘉峪关而得名的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与肃州并无对应关系;选项D的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也不是肃州所指城市。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4、根据《地图管理条例》,时事宣传地图、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图书和报刊等插附地图的,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_____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A.3
B.7
C.10
D.15
【答案】:B
【解题思路】《地图管理条例》第十九条明确,针对时效性强的地图审核申请,审核时限设定为七个工作日。选项B的数值与该条款规定相符,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条例具体条文。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管理条例》中关于特定地图审核决定时间的规定。《地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时事宣传地图、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图书和报刊等插附地图的,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5、我国五个温度带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答案】:A
【解题思路】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活动积温,自北向南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覆盖东经约120°至90°,东西跨度超过30个经度。暖温带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亚热带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位于云南、台湾南部等地,东西跨度均较小。高原气候区虽面积大但纬度跨度为主,经度跨度次于中温带。
【解析】该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