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始建于7世纪。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并将政权中心由哲蚌寺迁来,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选题)
A.1954年
B.1980年
C.1990年
D.1961年
【答案】:D
【解题思路】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因此,选项D正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间。题干提到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始建于7世纪,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并将政权中心迁来,使其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在各选项中,A选项1954年不符合史实;B选项1980年也并非布达拉宫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间;C选项1990年同样错误;而D选项1961年,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文,请问诗句描写的是我国哪个湖泊?
A.西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答案】:A
【解题思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描绘了杭州西湖春景。诗中“白沙堤”即西湖白堤,钱塘湖为西湖旧称。选项A对应西湖,B、C、D分别为不同地域湖泊,与诗句不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所描绘地理场景的了解。“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该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而诗中的“白沙堤”又称白堤,位于西湖东畔。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太湖地处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青海湖则在青海省内,均与诗句所描绘的场景不符。所以该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3、下列不属于我国地质地貌景观的是()(单选题)
A.云南石林
B.丽江古城
C.丹霞山
D.庐山
【答案】:B
【解题思路】我国地质地貌景观通常指由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云南石林属喀斯特地貌,丹霞山为丹霞地貌,庐山是断块山和冰川遗迹,均属于典型地质地貌。丽江古城属人文景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价值在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而非自然地质形成。地理教材关于地貌类型章节常提及前三者为例证。
【解析】该题正确答案选B。本题考查对我国地质地貌景观的识别。地质地貌景观是在地球内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表形态。选项A,云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沉淀,侵蚀、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云南石林以其奇特的石林造型闻名于世,属于地质地貌景观。选项B,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主要体现的是人文历史价值,包括独特的纳西族建筑风格、传统的民俗文化等,并非地质地貌景观。选项C,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代表。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孤立山峰和奇岩怪石,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属于地质地貌景观。选项D,庐山以其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和独特的地貌特征而闻名。庐山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形成了褶皱、断层等多种地质构造,有奇峰、怪石、峡谷等丰富的地貌形态,属于地质地貌景观。综上,不属于我国地质地貌景观的是丽江古城,答案选B。
4、浙江省最西点在哪一个县?()(单选题)
A.开化县
B.常山县
C.淳安县
【答案】:A
【解题思路】浙江省最西端位于开化县境内。根据《浙江省行政区划简册》及地理坐标数据,浙江省地理极点中,最西点位于开化县桐村镇青阳村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1′。选项A开化县地处衢州市西北部,西邻江西省;选项B常山县位于开化县东侧,选项C淳安县位于杭州市西部,两者均未达到浙江省最西端经度线。权威资料明确标注该极西点归属开化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浙江省地理相关知识,要求确定浙江省最西点所在的县。选项A开化县,其地理位置处于浙江省的西部,是浙江省最西点所在的县,该选项符合题意。选项B常山县虽然也位于浙江省西部,但并非浙江省最西点所在的县,所以该选项不正确。选项C淳安县地处浙江省西部,不过也不是浙江省最西点的所在地,该选项也不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
5、我国古代管辖天山南北地区的行政机构有哪些?()①西域都护府②伊犁将军③岭北行省④北庭都护府(单选题)
A.①②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