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中小学组)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江西某地位于赣东北,与皖南、浙西毗邻,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该地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好的地方之一,此地是()(单选题)
A.同里水乡
B.培田古村
C.婺源古村
D.朱仙镇
【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中关键信息包括赣东北位置、邻皖南及浙西、中国最美丽的农村称号、古建筑保存完好。婺源古村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浙江接壤,属古徽州文化圈,以保存完整的明清徽派建筑群和田园风光闻名,2017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评其为中国最美乡村。选项A同里位于江苏苏州,属江南水乡;B培田在福建龙岩,D朱仙镇属河南开封,三者地理位置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解析】本题可根据题干中对该地地理位置和特色的描述,逐一分析各选项来判断正确答案。选项A:同里水乡同里水乡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并不位于赣东北,也未与皖南、浙西毗邻,与题干中该地的地理位置特征不符,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B:培田古村培田古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地处闽西山区,并非位于赣东北,与皖南、浙西也不相邻,不符合题干所描述的地理位置,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婺源古村婺源古村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南、浙西相邻,符合题干中该地的地理位置。同时,婺源保存了大量的徽派古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好的地方之一,还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与题干描述相符,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朱仙镇朱仙镇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位于开封市西南部,其地理位置与赣东北不符,也未与皖南、浙西毗邻,因此该选项错误。综上,正确答案是C选项。
2、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每_____对网站上公布的地图审核情况进行一次更新。
A.六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一个月
【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图审核信息更新周期,《地图管理条例》规定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需定期公开审核结果以保障地图市场规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依法每三个月对官网公布的审核信息进行更新,选项C符合法定周期,其余选项均与现行规定不符。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网站上公布的地图审核情况的更新周期。正确答案应选C选项,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每三个月对网站上公布的地图审核情况进行一次更新。
3、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东西方文明的友好往来之路,这个历史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历史上的“西域”指的是____和____以西乃至中亚或更远的地方。
A.函谷关、玉门关
B.函谷关、阳关
C.玉门关、阳关
D.玉门关、嘉峪关
【答案】:C
【解题思路】张骞出使西域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等文献。历史上的“西域”概念以汉朝疆域为基准,玉门关和阳关是当时中原通往西域的主要关隘。函谷关位于中原腹地,主要用于东部防线;嘉峪关始建于明代,晚于汉代。选项中仅玉门关、阳关的组合符合汉代的地理划分标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上“西域”地理范围的界定。在古代,“西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它主要是古代中原地区与关中地区的重要关隘,并非划分“西域”范围的界限,所以选项A、B可排除。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它修建于明朝,而“西域”概念在汉朝就已出现,其时间及地理位置与“西域”范围的界定并无关联,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玉门关和阳关是汉朝时期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历史上“西域”指的就是玉门关、阳关以西乃至中亚或更远的地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
4、公开地图的等高距不得小于于米。
A.50
B.60
C.70
D.80
【答案】:A
【解题思路】《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公开地图的等高线间距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防止敏感地理信息泄露。选项中50米是该规定中设定的最小允许值,确保地形信息不会过度详细。其他选项数值均大于50,虽满足条件,但不符合题目所问的最小值。
【解析】本题考查公开地图等高距的相关规定。公开地图的等高距不得小于50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A。
5、我国下列湖泊中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_____。①高邮湖②微山湖③艾比湖④纳木错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核心考查中国湖泊地理纬度分布。根据地理位置,艾比湖位于新疆北部(约44-45°N),微山湖处于山东江苏交界(34-35°N),高邮湖坐落江苏中部(33°N),而纳木错虽处青藏高原,实际纬度最低(30°N附近)。纬度由高到低排序应为③②①④,其中需注意纳木错虽海拔最高但纬度低于其他三者,排除常见认知误区。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湖泊的地理位置判断其纬度高低,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