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五届美丽中国(中小学组)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甘肃省水资源分属于多少个流域。()(单选题)
A.3
B.4
C.5
D.6
【答案】:A
【解题思路】甘肃省水资源分属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甘肃省水利厅相关资料显示,省内河流按水系划分为黄河、长江及内陆河三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覆盖中东部,长江流域涉及陇南局部,内陆河流域主要为河西走廊地区。选项A对应这一划分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省水资源所属流域数量的知识点。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甘肃省水资源分属于3个流域。在应对此类地理常识类单选题时,考生需对特定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等相关知识点有准确的记忆,才能在众多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通过对本题的解答,可以帮助考生强化对甘肃省水资源流域划分这一重要地理信息的掌握,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考试题目。
2、下图是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6道题。请问上图中B指的是什么?()(单选题)
A.领空
B.领海
C.毗连区
D.领土
【答案】:C
【解题思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可在领海以外划定毗连区,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领海范围为基线向外12海里,毗连区位于领海之外并与之相邻。选项C对应公约中毗连区的定义。其他选项中,领空为国家主权管辖的空气空间,领海为基线向外12海里范围,领土通常指陆地及内水。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中不同区域概念的理解。选项A,领空是指一个国家领陆、领水以上的空域,从题干描述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来看,B所代表的并非空域范畴,所以A选项不符合。选项B,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通常有明确的宽度规定,结合示意图所呈现内容,B并不符合领海的特征,故B选项错误。选项C,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在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中,符合示意图中B的指向,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领土包括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切陆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并非示意图中B所单独代表的区域,因此D选项不正确。综上,正确答案是C。
3、下列选项中,()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单选题)
A.贺兰山
B.祁连山
C.龙首山
D.屈吴山
【答案】:B
【解题思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交界地带,祁连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横亘于两省之间,形成显著的自然地理分界。祁连山在中国地理教材中被明确标注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重要山系,分隔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龙首山、屈吴山均位于甘肃省境内。该题内容与《中国国家地理》基础分省地图册中关于西北地区山脉分布的描述一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甘肃省和青海省的重要地理分界线相关知识。选项A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它不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因此选项A不符合要求。选项B祁连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C龙首山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与民勤县之间,并非甘肃与青海的分界线,选项C不正确。选项D屈吴山位于靖远县东南部,属于甘肃境内山脉,不是甘肃与青海的分界线,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B。
4、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丝绸之路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汉代“丝绸之路”的走向是()(单选题)
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答案】:C
【解题思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它的起点是长安(今西安),然后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今新疆地区,再穿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最终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在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即丝绸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不断发展和繁荣,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经济和科技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
【解析】本题可根据“丝绸之路”的历史走向来分析各选项。“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其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再到达今新疆地区,然后越过葱岭继续西行。选项A:该选项的走向是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不符合丝绸之路实际的走向顺序,因为葱岭在更西边,应是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后才到达葱岭,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该选项的走向是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此顺序有误,实际是先经过河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