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中小学组)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高峰是()(单选题)
A.主教山
B.塔石塘山
C.大潭山
D.东望洋山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澳门特别行政区最高峰的知识掌握。逐一分析各选项:-选项A:主教山并非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高峰。-选项B:塔石塘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高峰,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C:大潭山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高峰。-选项D:东望洋山也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高峰。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2、沿海国家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单选题)
A.大陆架
B.领陆
C.领空
D.公海
【答案】:A
【解题思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管辖的海域分为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大陆架是沿海国陆地领土自然延伸的海底区域,属于国家管辖范围。领陆指国家陆地领土,领空指领土上方空间,公海则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选项A对应公约中明确的沿海国权利范围。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沿海国家管辖海域的范围。依据相关海洋法知识,沿海国家管辖的海域涵盖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大陆架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属于沿海国家管辖海域的一部分,所以选项A正确。领陆是指国家国界范围内的陆地及其底土,并非海域范畴,选项B错误。领空是指一个国家领陆、领水以上的空域,也不属于海域,选项C错误。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它不属于沿海国家管辖的海域,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答案选A。
3、我国横跨几个地理时区?()(单选题)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答案】:B
【解题思路】中国横跨五个地理时区。具体来说,中国位于东八区至东九区之间,这意味着中国的主要时区与首都北京位于同一时区,即东八区。然而,中国领土广阔,跨越多个经度,因此也涉及多个地理时区。所以中国横跨五个地理时区。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理时区数量的相关知识。我国地域辽阔,跨越了多个地理时区。具体而言,我国领土从西到东跨越了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共五个时区。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B。
4、中国是个海陆兼备、面积广大的国家。中国位于北半球,处在亚洲的东部,东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单选题)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答案】:B
【解题思路】中国的海陆位置是地理基础知识。根据中国疆域描述,东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位于南亚次大陆以南,大西洋与东亚无直接关联。选项B符合实际地理位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关知识。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面积广大的国家,位于北半球且处于亚洲东部。在世界四大洋中,印度洋主要位于亚洲南部、非洲东部等区域;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而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中国东部面临的大洋是太平洋,所以本题答案选B。
5、“万里长沙”、“千里石塘”是明清两代对哪里的称呼?()(单选题)
A.钓鱼岛
B.辽东半岛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
【答案】:D
【解题思路】明清时期,我国对南海诸岛有了较为明确的记载和称呼。“万里长沙”、“千里石塘”就是当时对南海诸岛的称呼。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这些称呼反映了我国对南海诸岛的长期管辖和认知。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两代对特定地理区域称呼的常识。“万里长沙”“千里石塘”是明清两代对南海诸岛的称呼。接下来分析各选项:-选项A:钓鱼岛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并非“万里长沙”“千里石塘”所指的区域,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B:辽东半岛位于中国辽宁省南部,是中国第二大半岛,与“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的所指不相关,该选项错误。-选项C:海南岛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岛屿,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也不是“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称呼对应的区域,该选项错误。-选项D:南海诸岛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该选项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D。
6、截止到目前,我国与哪两个陆上邻国国家尚未签订边界条约?()(单选题)
A.印度、不丹
B.印度、尼泊尔
C.俄罗斯、蒙古
D.印度、巴基斯坦
【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国际法和相关条约,中国与一些国家之间存在尚未签订边界条约的情况。其中,印度和不丹就是其中两个陆上邻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尚未签订边界条约的陆上邻国相关知识。我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在这些陆上邻国中,截止到目前,印度和不丹尚未与我国签订边界条约。选项B中,尼泊尔与我国早已划定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