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应知应会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西湖的面积最接近的数字是哪一个?()(单选题)
A.10平方公里
B.5平方公里
C.6平方公里
【答案】:C
【解题思路】西湖水域面积约为6.39平方公里,数据源自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公开信息。选项A数值偏大,选项B数值偏小,选项C与实际测量值最为接近。
【解析】本题考查对西湖面积相关知识的掌握。在该单选题中,选项A给出的面积为10平方公里,选项B为5平方公里,选项C为6平方公里。经准确知识验证,西湖的面积最接近的数字是6平方公里,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
2、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于哪一年?()(单选题)
A.1955年
B.1960年
C.1958年
【答案】:B
【解题思路】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该工程于1957年开工,1960年4月首台机组发电,同年全部建成投产。选项A(1955年)早于开工年份,选项C(1958年)为施工阶段,选项B(1960年)对应竣工时间。参考资料:《中国电力工业史》《新安江水电站志》。
【解析】该题正确答案选B。新安江水电站于1960年建成,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的1955年和选项C的1958年均与新安江水电站实际建成年份不符,所以A、C选项错误。
3、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西南以哪座著名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单选题)
A.秦岭
B.祁连山
C.太行山
D.贺兰山
【答案】:B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及自然地理分界。祁连山脉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山系,在行政区划上构成甘肃与青海的天然界线。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主体在陕西省南部;太行山位于华北,分隔山西与河北;贺兰山则是宁夏与内蒙古界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地理分界线知识。分析各选项A选项:秦岭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它横贯中国中部,主要分隔了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并不在甘肃省与青海省的交界位置,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祁连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甘肃省西南以祁连山为界与青海省相邻,该选项符合地理事实,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它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交界没有关系,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它并不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选B。
4、《尼布楚条约》主要解决我国与沙俄()(单选题)
A.东部边界问题
B.西部边界问题
C.北部边界问题
D.南部边界问题
【答案】:A
【解题思路】《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沙俄于1689年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涉及黑龙江流域及外兴安岭地区。条约签订前,沙俄势力已渗透至黑龙江北岸,引发双方冲突。《尼布楚条约》通过外交谈判确定了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界,这一区域属于中国东北边疆,对应选项中的东部边界。西部、北部、南部边界问题与条约内容无关。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选A。《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该条约主要解决了中国与沙俄东部边界问题。该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遏制了沙俄的侵略扩张。而西部、北部、南部边界问题并非《尼布楚条约》所涉及的范畴。
5、银川平原的灌溉水源来自()(单选题)
A.冰雪融水
B.湖泊水灌溉
C.引黄灌溉
D.地下水灌溉
【答案】:C
【解题思路】银川平原位于黄河流域,地势平坦且河网密布,其灌溉系统核心依赖黄河水资源。古代秦渠、汉渠等水利工程延续至今,结合现代引水技术形成规模化灌溉网络,直接对应引黄灌溉特征;冰雪融水主要分布于内陆干旱区山地绿洲,地下水及湖泊水因当地气候条件限制无法支撑大面积农业用水需求。
【解析】本题可根据银川平原的地理位置和水源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选项A:冰雪融水主要是高山冰雪融化形成的水源,多分布在高山地区,银川平原地处平原地区,并非高山环境,其灌溉水源并非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湖泊水灌溉一般依赖于周边有较大的湖泊作为水源地,但银川平原周边并没有足以支撑其大规模灌溉的湖泊,因此湖泊水灌溉并非其主要灌溉方式,B选项错误。选项C:银川平原位于黄河上游,黄河流经此地。引黄灌溉工程使得黄河水能够为银川平原的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是银川平原灌溉的主要水源,所以C选项正确。选项D:地下水灌溉虽然也是一种灌溉方式,但一般是在地表水不足的情况下作为辅助方式。银川平原靠近黄河,有丰富的黄河水可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