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中小学组)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单选题)
A.严格的法定性
B.严厉的法律责任
C.严谨的包容性
【答案】:A
【解题思路】地图作为国家版图表现形式,其特性在《地图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中有明确要求。政治性体现国家主权,科学性对应地理准确性,法定性强调依法审核、使用与管理。选项A符合法规中对地图合法性的规定,B侧重追责而非属性,C未见于相关表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作为国家版图主要表现形式所具有的特性。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而地图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选项A:严格的法定性。地图的编制、出版、展示、登载等都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和约束,以确保其准确反映国家版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地图具有严格的法定性,该选项正确。-选项B:严厉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它并非地图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不符合题意,故该选项错误。-选项C:严谨的包容性。“包容性”通常与容纳不同事物、观点等相关,与地图作为国家版图表现形式所应具备的特性不相关,故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2、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以下几个称谓中与西藏无关的是______。
A.吐蕃
B.乌斯藏
C.唐古特
D.三危地
【答案】:D
【解题思路】在中国历史上,西藏地区有多个不同的称谓。A选项“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名称。B选项“乌斯藏”,是明朝对藏族地区的称呼。C选项“唐古特”,在清代指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也用于指代西藏地区。而D选项“三危地”,是传说中的地名,传说舜曾流放共工、驩兜、三苗、鲧等四族于四地,三危地即为其中之一。因此,与西藏无关的称谓是D选项“三危地”。
【解析】本题可通过分析各选项所代表的地域与西藏的关系来进行解答。选项A:吐蕃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在公元7-9世纪,吐蕃王朝盛极一时,疆域辽阔,涵盖了如今西藏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区域。所以“吐蕃”与西藏密切相关。选项B:乌斯藏乌斯藏是中国明朝对今西藏自治区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锡金、不丹的称呼。元朝时,中央政权设立了宣政院来管理西藏地区,明朝则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统治,并将其称为乌斯藏。因此,“乌斯藏”与西藏有直接关联。选项C:唐古特唐古特是清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清朝时期,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和治理,“唐古特”这一称谓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频繁使用,用来指代西藏及当地藏族群体。所以“唐古特”与西藏相关。选项D:三危地三危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其具体位置在学界有多种观点,但一般认为主要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与西藏在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并无直接联系。综上,答案选D。
3、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白龙江属于()流域。(单选题)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答案】:B
【解题思路】白龙江发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嘉陵江属于长江水系。《中国水系图》中长江水系包括嘉陵江及其支流。选项B对应长江流域,选项A、C、D与白龙江实际水文归属不符。
【解析】本题考查白龙江所属流域的地理知识。白龙江是嘉陵江的支流,嘉陵江属于长江水系,因此白龙江属于长江流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B。
4、青海省的行政中心是()(单选题)
A.昆明
B.兰州
C.西安
D.西宁
【答案】:D
【解题思路】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行政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昆明为云南省省会,兰州是甘肃省省会,西安为陕西省省会。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基本资料,青海省的行政中心自建省以来一直设在西宁。各选项中,只有西宁(D)符合这一地理事实。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青海省行政中心的了解。选项A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选项B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选项C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选项D西宁才是青海省的行政中心,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D。
5、不与东北平原同处一个温度带的地形区是()(单选题)
A.内蒙古高原
B.长白山
C.准噶尔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D
【解题思路】中国的温度带划分基于热量条件,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属于暖温带干旱气候区,与东北平原的中温带不同。内蒙古高原主体、长白山及准噶尔盆地均处于中温带范围。该知识点源于中国自然地理分区相关内容。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地形区所属的温度带,结合东北平原所处温度带进行对比分析。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