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5篇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对地图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单选题)
A.有比例尺
B.具有方向性
C.客观世界的实景写照
【答案】:C
【解题思路】地图是通过符号和注记对地理环境进行抽象表达的图形。比例尺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用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性通常通过指向标或经纬网体现,保证地图的方位准确性。实景写照强调完全真实的影像呈现,而地图并非直接复制现实景观,而是经过概括、取舍和符号化处理后的结果。选项C不符合地图的制图原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地图特征的理解。选项A,比例尺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通过比例尺可以将实际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绘制在地图上,所以地图有比例尺,该选项描述正确。选项B,方向性也是地图的重要特征,常见的地图一般会通过指向标、经纬线或者“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方式来表明方向,这样使用者才能根据地图准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和方向,所以地图具有方向性,该选项描述正确。选项C,地图并不是客观世界的实景写照。地图是对地理环境进行概括和抽象后绘制而成的,它会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需求,对地理信息进行选择、简化、符号化等处理。例如在普通政区图上,会突出显示行政区划边界和城市位置等信息,而不会像实景那样详细描绘每一处地形地貌、建筑物等细节。所以说地图是客观世界的实景写照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综上,答案选C。
2、银川平原的灌溉水源来自()(单选题)
A.冰雪融水
B.湖泊水灌溉
C.引黄灌溉
D.地下水灌溉
【答案】:C
【解题思路】银川平原位于黄河流域,地势平坦且河网密布,其灌溉系统核心依赖黄河水资源。古代秦渠、汉渠等水利工程延续至今,结合现代引水技术形成规模化灌溉网络,直接对应引黄灌溉特征;冰雪融水主要分布于内陆干旱区山地绿洲,地下水及湖泊水因当地气候条件限制无法支撑大面积农业用水需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银川平原灌溉水源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了解不同水源形式的特点以及银川平原所处的地理环境。选项A,冰雪融水一般是高山地区的河流在春季因气温升高,山上积雪融化而形成的水源。银川平原地区并没有高山提供大量的积雪,且其灌溉水源并非主要依靠春季的冰雪消融,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选项B,湖泊水灌溉通常适用于周边有大型湖泊且水资源充沛的地区。银川平原周边并没有大型湖泊作为主要灌溉水源,因此该选项不正确。选项C,银川平原地处黄河上游,黄河从该地区穿过,拥有便利的引黄灌溉条件。引黄灌溉是银川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方式,黄河水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地下水灌溉适用于一些地表水缺乏,且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在银川平原,其主要灌溉方式并非依靠地下水,而是依靠黄河水进行灌溉,所以该选项也不合适。综上,正确答案是C。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单选题)
A.内水
B.内海
C.临海
D.沿海
【答案】:A
【解题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选项A“内水”对应法条中的明确表述,选项B“内海”与“内水”在概念上存在差异,选项C“临海”、选项D“沿海”均非法律术语,与规定不符。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关于海域定义的具体内容。根据该法规定,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选项A“内水”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所有水域,符合法律规定。选项B“内海”是内水的一部分,表述不够全面;选项C“临海”通常指靠近海洋的陆地区域,并非该法律定义中关于海域范围的准确表述;选项D“沿海”一般用于描述地理位置临近海洋的地区,也不符合该法律对海域的定义。综上,正确答案是A。
4、阿尔泰山脉的最高峰为友谊峰,该山峰位于中国与下面哪一个国家的国界上?
A.蒙古
B.尼泊尔
C.吉尔吉斯斯坦
D.阿富汗
【答案】:A
【解题思路】阿尔泰山脉是亚洲主要山脉之一,其最高峰友谊峰位于中国与蒙古的边界线上。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涉及天山山脉,阿富汗地理上与兴都库什山脉关联较大。该知识点可参考《中国自然地理纲要》或《世界山脉分布图》。选项A对应阿尔泰山脉的实际跨国分布情况,其他选项涉及的国家地理范围与阿尔泰山脉无直接关联。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中山脉与国界的相关知识。题目询问阿尔泰山脉的最高峰友谊峰位于中国与哪个国家的国界上。我们逐一分析各选项:-选项A:友谊峰是阿尔泰山脉的最高峰,它确实位于中国与蒙古国的国界上,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B:尼泊尔主要与中国在喜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