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国家版图(中小学组)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以下哪项不是完整的中国版图的组成部分?()(单选题)
A.中国大陆
B.沿海岛屿
C.濒临的海域
D.海上邻国
【答案】:D
【解题思路】中国的领土由大陆、沿海岛屿、濒临的海域等构成,这一概念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文件。海上邻国指的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其他主权国家,不属于中国领土范围。选项A、B、C均为中国领土或管辖海域的组成部分,而D明确表述的是其他国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版图组成部分的理解。中国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疆域范围,其完整组成部分包括中国大陆、沿海岛屿以及中国濒临的海域,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中国领土的完整范围。选项A,中国大陆是中国领土的主体部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核心区域,是中国版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B,沿海岛屿广泛分布在中国的海岸线附近,它们在国防安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C,中国濒临的海域涵盖了广阔的海洋区域,包含丰富的海洋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属于中国版图的一部分。选项D,海上邻国是与中国在海洋上相邻的其他国家,它们有自己独立的主权和领土范围,并不属于中国版图的组成部分。综上,答案选D。
2、国家版图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单选题)
A.地图
B.文字
C.图画
D.影像
【答案】:A
【解题思路】国家版图指国家主权和领土范围的象征。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能够清晰标示领土、领海、领空的范围及边界线,是最直接、权威的呈现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地图管理条例》,地图在表示国家版图时具有法定效力。其他选项如文字描述缺乏直观性,图画通常不具备精确测绘要素,影像侧重实景记录而非综合表达边界信息。
【解析】本题可从国家版图表现形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特性来分析。选项A,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和地图语言,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以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它能够精确地反映国家的领土范围、边界走向、行政区划等重要地理信息,是国家版图最主要、最常用的表现形式。选项B,文字虽然可以描述国家版图的相关信息,但它缺乏直观性和精确性,不能像地图那样清晰、准确地呈现国家版图的具体形状和范围。选项C,图画在表现国家版图时,可能会因为绘画者的主观理解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导致对国家版图的描绘不够准确和规范,不能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选项D,影像虽然可以展示国家的地理风貌,但它往往是某个特定视角下的局部信息,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国家版图的整体情况。综上所述,国家版图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地图,正确答案选A。
3、陕西省与山西省的界线主要是()(单选题)
A.黄河
B.太行山
C.长江
D.长城
【答案】:A
【解题思路】陕西省与山西省位于中国北方,两者地理分界与黄河密切相关。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西侧,形成天然河道界线,河东为山西,河西属陕西。太行山位于山西省东部,主要作为山西与河北的分界。长江主要流经中国南方,与两省无关;长城为古代军事设施,并非两省行政界线。答案依据中国行政区划及自然地理常识。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所涉及地理事物与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地理关系来进行分析。选项A: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它自北向南流经了陕西省和山西省的边界,形成了两省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因此该选项正确。选项B:太行山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它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而非陕西省与山西省的界线,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长江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主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等多个省级行政区,并不经过陕西省与山西省,更不会作为两省的界线,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防御工程,长城在陕西、山西境内均有分布,但它并非是陕西省与山西省的主要界线,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
4、截止到目前,我国与哪两个陆上邻国国家尚未签订边界条约?()(单选题)
A.印度、不丹
B.印度、尼泊尔
C.俄罗斯、蒙古
D.印度、巴基斯坦
【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国际法和相关条约,中国与一些国家之间存在尚未签订边界条约的情况。其中,印度和不丹就是其中两个陆上邻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尚未签订边界条约的陆上邻国相关知识。我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在这些陆上邻国中,截止到目前,印度和不丹尚未与我国签订边界条约。选项B中,尼泊尔与我国早已划定边界,不存在未签订边界条约的情况,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中,俄罗斯和蒙古都与我国签订了边界条约,中俄边界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最终划定;中蒙边界也有着明确的划分,因此该选项错误。选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