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五届美丽中国(中小学组)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2004年10月14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政府代表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走向已全部确定。以下不是中俄两国界河的是()(单选题)
A.额尔古纳河
B.黑龙江
C.乌苏里江
D.松花江
【答案】:D
【解题思路】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和额尔古纳河为两国界河。松花江完全位于中国境内,是黑龙江支流,未参与中俄边界划分。2004年10月14日签署的协定明确划定了4300多公里边界线走向。[A]、[B]、[C]均属于界河,[D]为内河。
【解析】本题可依据中俄界河的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选项A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因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黑龙江发源于蒙古肯特山南侧,其流域包括中国、俄罗斯以及蒙古等国家,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之一,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C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它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附近与黑龙江汇合,该选项也不符合题意。选项D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其流域完全在中国境内,并非中俄两国的界河,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综上,答案选D。
2、下列对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体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
B.首先针对香港和澳门问题而提出
C.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决策
【答案】:B
【解题思路】“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和平解放台湾设想的基础上,依据改革开放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加以发展和完善,赋予新的内容,并进行理论化的抽象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构想。
【解析】本题可通过对各选项的逐一分析来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选项A“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这充分体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同志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并非首先针对香港和澳门问题。该构想提出后,被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所以选项B说法不正确。选项C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这表明“一国两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选项C说法正确。选项D“一国两制”是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的全新的解决方案,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决策,选项D说法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B。
3、国家领土是国家形式主权的空间,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下图中的A表示的是()(单选题)
A.领海
B.领陆
C.领空
D.领水
【答案】:A
【解题思路】国家领土由领陆、领水、领空构成。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两部分,其中领海指沿海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宽度不超过12海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领海属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题目选项中,A指领海,属于领水的一部分,但题目图示若标注的是沿海特定区域,则需单独对应领海。D选项“领水”涵盖范围更广,包含内水和领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家领土组成部分的概念及对图形的识别。国家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首先分析各选项:-选项A: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领水的一部分。在图中若A符合领海的特征,则该选项正确。-选项B:领陆是指国家国界范围内的陆地及其底土,是国家领土组成的基本部分。通常表现为大陆和岛屿等陆地部分,从一般图形示意来看,A不太可能代表领陆,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领空是指一个国家领陆、领水以上的空域。一般在图形中不会简单用A这样的示意来表示领空,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领水是国家陆地疆界以内的水域和与陆地疆界邻接的一带海域,包括内水和领海等。领水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而题目是要确定A具体代表的内容,D选项不够精确,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图中的A表示的是领海,答案选A。
4、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和()地区。(单选题)
A.干旱、半干旱
B.湿润、半干旱
C.干旱、湿润
D.湿润、干旱
【答案】:A
【解题思路】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河西走廊深居内陆且被山脉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整体偏少。其主体位于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干旱区,部分区域过渡到200-400毫米的半干旱带,符合干旱与半干旱的地理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河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