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中小学组)带答案详解(a卷).docx
文件大小:57.41 K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2.29万字
文档摘要

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中小学组)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法国作家雨果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通过这场战争,中国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是?()(单选题)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核心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条约。雨果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该条约除确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给英国并增加赔款。其他选项中,《南京条约》属第一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分别对应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解析】本题可根据题干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来判断对应的条约。题干中提到“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里描述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选项A:《南京条约》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并非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该选项符合题意。-选项C:《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题干中描述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无关,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D:《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并非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签订的,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答案选B。

2、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哪个地方?

A.黑龙江省最北部

B.青藏高原

C.阿尔泰山最北部

D.塔里木盆地

【答案】:A

【解题思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的地点与纬度、地形等因素相关。黑龙江省最北部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加之靠近冬季风源地,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显著。青藏高原虽海拔高,气温低,但冬季极端低温记录不及高纬度地区。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分别受地形及盆地聚热效应影响。根据《中国自然地理》及气象观测数据,黑龙江漠河有“中国寒极”之称,历史最低温达-52.3℃。选项A符合实际观测记录。

【解析】该题正确答案选A。我国冬季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黑龙江省最北部。黑龙江省最北部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同时,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显著,降温剧烈,因此容易出现极低的气温。而青藏高原主要是海拔高导致气温低,但并不是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出现的地方;阿尔泰山最北部虽然冬季也寒冷,但相比黑龙江省最北部,其纬度稍低,受冬季风影响程度等方面相对弱一些;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相对也比较低,但由于其地处内陆盆地,周围有山脉阻挡,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小,温度并非我国冬季最低。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A。

3、著名的风景区“严子陵钓台”位于()(单选题)

A.富阳

B.桐庐

C.建德

【答案】:B

【解题思路】严子陵钓台为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之地,其位置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境内富春江畔。富阳、建德同为杭州下辖区县,但钓台实际归属桐庐。《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严光事迹,历代诗文如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均提及此处。选项A富阳以孙权故里闻名,选项C建德有新安江水库,均非钓台所在地。

【解析】本题考查著名风景区“严子陵钓台”的地理位置。“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B。

4、大别山是河南省和安徽省的界山,这种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题思路】大别山位于中国中部,主体部分涉及豫、鄂、皖三省交界区域。根据《中国地理分界纲要》,大别山确为河南省与安徽省的界山之一。

【解析】该题答案选A,即“大别山是河南省和安徽省的界山”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大别山坐落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其中它构成了河南省和安徽省在部分区域的天然分界线,所以大别山是河南省和安徽省的界山这一表述无误。

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民族团结友好的是____。

A.秦始皇兵马俑

B.敦煌莫高窟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大昭寺会盟碑

【答案】:D

【解题思路】民族团结友好相关历史遗存。大昭寺会盟碑全称唐蕃会盟碑,立于公元823年,记载了唐朝与吐蕃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的盟约,是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重要实物证据。敦煌莫高窟主要反映佛教艺术传播,秦始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