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国家版图(中小学组)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当时称为“雍凉之地”的指的是现在哪个省?()(单选题)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安徽省
C.山西省
D.甘肃省
【答案】:D
【解题思路】九州概念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其中雍州涵盖今陕、甘、宁及青海东部。汉代设立的凉州辖域以河西走廊为核心,属今甘肃省范围。后世常将两地合称“雍凉”,如《三国志》多次提及“雍凉之甲”。甘肃省得名于甘州(张掖)、肃州(酒泉),其主体区域与雍凉地理范围高度重合,其他选项对应的宁夏、安徽、山西均不在雍凉核心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雍凉之地”对应的现代省份。在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雍凉之地”所指的是现在的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徽省、山西省在当时并非对应“雍凉之地”。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D。
2、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答案】:C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基础性影响。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纬度差异直接导致太阳高度角与受热总量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更强且季节变化小,高纬度地区反之。这种由纬度决定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形成南北温差最根本的地理机制,其他因素均在此基础上产生叠加影响。
【解析】本题可根据影响气温的各因素逐一分析选项,以确定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选项A海陆位置不同主要影响的是降水和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特征。靠近海洋的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较为湿润,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相对较小;而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较为干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相对较大。但海陆位置并非导致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选项A不正确。选项B地势高低不同会对气温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在我国,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是我国夏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然而,这并非是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因素,所以选项B不正确。选项C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相对较高;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相对较低。因此,纬度高低不同是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选项C正确。选项D昼夜长短不同会影响一个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进而影响气温,但它是随着季节和纬度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导致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选项D不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C。
3、《尼布楚条约》主要解决我国与沙俄()(单选题)
A.东部边界问题
B.西部边界问题
C.北部边界问题
D.南部边界问题
【答案】:A
【解题思路】《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沙俄于1689年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涉及黑龙江流域及外兴安岭地区。条约签订前,沙俄势力已渗透至黑龙江北岸,引发双方冲突。《尼布楚条约》通过外交谈判确定了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界,这一区域属于中国东北边疆,对应选项中的东部边界。西部、北部、南部边界问题与条约内容无关。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选A。《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该条约主要解决了中国与沙俄东部边界问题。该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遏制了沙俄的侵略扩张。而西部、北部、南部边界问题并非《尼布楚条约》所涉及的范畴。
4、我国陆地最低点为(),其海拔高程最新数据为-154.31米。(单选题)
A.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洼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A
【解题思路】艾丁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是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也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湖面比海平面低154.31米,湖底最低处达-161米。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虽然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但它们的最低点海拔高程都比艾丁湖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陆地最低点的相关地理知识。选项A,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洼地海拔高程最新数据为-154.31米,它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B,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它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绕的封闭性山间盆地,并非我国陆地最低点,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并非我国陆地最低点,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D,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中国西南部,它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地势整体较为平坦,并非我国陆地最低点,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5、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