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六届中小学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共500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我国五个温度带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答案】:A
【解题思路】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活动积温,自北向南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覆盖东经约120°至90°,东西跨度超过30个经度。暖温带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亚热带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位于云南、台湾南部等地,东西跨度均较小。高原气候区虽面积大但纬度跨度为主,经度跨度次于中温带。
【解析】该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中温带。在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之中,中温带跨经度最广。中温带大致位于40°N至50°N之间,从我国东北地区一直延伸到西北地区,涵盖了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多个省级行政区,其范围跨越了较大的经度区域。而暖温带主要位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热带主要包括海南省以及云南省、广东省、台湾省的南部部分地区,这些温度带在经度跨度上均不如中温带。所以本题选A选项。
2、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单选题)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B
【解题思路】敦煌地处西北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核心特征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导致全年降水稀少且气候干燥。这种气候条件极大减少了壁画受潮风化的可能性,而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显著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稳定性。选项B精准对应干旱少雨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其余选项或涉及多雨区域(如季风气候),或属于低纬度气候类型(如热带沙漠),均与敦煌地理环境相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甘肃敦煌地区的气候类型。A选项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其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甘肃敦煌并不处于该气候带范围内,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甘肃敦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特点,且这种干燥的气候使得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有利于壁画的保存,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甘肃敦煌不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不具备这种气候特征,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甘肃敦煌并不处于该气候区,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答案选B。
3、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记载的“万里石塘”是指今天的()(单选题)
A.澎湖列岛
B.南海诸岛
C.琉球群岛
D.崇明岛
【答案】:B
【解题思路】中国对南海诸岛很早就有记载,“万里石塘”是中国古代对南海诸岛的称呼之一。而澎湖列岛、琉球群岛、崇明岛都不符合“万里石塘”所指。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明确记载了“万里石塘”,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地理范围的研究,可以确定指的是南海诸岛。所以答案选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文献记载中地理名称对应今时地域的了解。《岛夷志略》是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万里石塘”在该书中是一个特定的地理称谓。选项A,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东南部,其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与“万里石塘”并不对应,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南海诸岛是中国南海中许多岛礁的总称,历史上“万里石塘”所指正是今天的南海诸岛,故B选项正确。选项C,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它在相关历史文献中的称呼并非“万里石塘”,所以C选项错误。选项D,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与“万里石塘”所指的地理区域不同,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B。
4、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单选题)
A.严格的法定性
B.严厉的法律责任
C.严谨的包容性
【答案】:A
【解题思路】地图作为国家版图表现形式,其特性在《地图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中有明确要求。政治性体现国家主权,科学性对应地理准确性,法定性强调依法审核、使用与管理。选项A符合法规中对地图合法性的规定,B侧重追责而非属性,C未见于相关表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作为国家版图主要表现形式所具有的特性。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以及严格的法定性。政治性体现在地图的绘制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政策;科学性要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