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中小学组)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自然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通常,我国被划为几大自然区?()(单选题)
A.三
B.四
C.二
D.五
【答案】:A
【解题思路】自然地理区划依据各自然要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划分。我国传统上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对应季风、干旱、高寒特征。《中国自然地理》教材采用此三分法。选项三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主流区划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区的划分数量。自然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实际上,我国通常被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分别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2、下列关于地图基本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能够模拟仿制地物
B.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
C.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D.是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
【答案】:A
【解题思路】地图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数学法则、符号系统及地图概括。传统地图学理论认为,地图作为信息载体必须通过数学法则建立空间参照(如比例尺、投影),运用符号系统抽象表达地理要素,并经过制图综合简化地理信息。选项A“模拟仿制地物”不符合地图抽象表达的本质,地图需符号化而非实物仿制。选项B、C、D分别对应数学法则、符号系统、地图概括三个核心特征。该知识点源自《地图学概论》中对地图定义与特征的经典阐释。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逐一分析来判断说法是否正确。选项A: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它并不是简单地模拟仿制地物,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科学处理和抽象概括,所以该项说法不正确。选项B:地图需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比如比例尺、投影等,通过这些数学法则才能将地球表面的信息准确地表示在平面图纸上,使地图具有可量测性等特点,因此该项说法正确。选项C: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不仅能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形状、质量和数量特征,还能反映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总体特征,所以该项说法正确。选项D:地图是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地图概括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点,对地图内容进行选取和简化的过程。通过地图概括,可以突出主要的地理要素和特征,舍去次要的信息,使地图更清晰、易读,因此该项说法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A。
3、下图红框中是我国的什么列岛?
A.澎湖列岛
B.庙岛列岛
C.山东半岛
D.辽东半岛
【答案】:B
【解题思路】中国地理区域识别。庙岛列岛位于渤海海峡,属山东省烟台市,是连接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岛链。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属中国台湾省。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均为半岛地形,不属于列岛。中国地理教材中明确庙岛列岛为渤海与黄海分界的一部分。选项B正确对应题干描述的地理位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列岛相关地理知识的掌握。题目问的是图中红框所指的是我国的什么列岛,需要从选项中做出正确选择。-选项A,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与图中红框所指列岛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庙岛列岛是正确答案,该列岛符合图中红框所指向的地理事物,所以B选项正确。-选项C,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之一,并非列岛,不符合题意,所以C选项错误。-选项D,辽东半岛也是半岛,并非列岛,不符合图中所问内容,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B。
4、武则天在位时为管辖天山以北、西至中亚咸海的广阔游牧地带而设的都护府是()(单选题)
A.安西都护府
B.安东都护府
C.安北都护府
D.北庭都护府
【答案】:D
【解题思路】武则天在位时期设置的北庭都护府,主要负责天山以北及中亚咸海一带的边疆管理。《新唐书·地理志》载,北庭都护府设立于长安二年(702年),取代了早期的金山都护府。安东都护府位于辽东,安北都护府管辖漠北,安西都护府重心在天山以南及西域南道。天山北麓和西突厥故地的军政事务在武周时期逐渐由北庭都护府统筹。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武则天时期针对特定区域设立的都护府相关知识。A选项,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的,统辖安西四镇,管理西域地区,其管辖范围侧重于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并非题干中所说的天山以北、西至中亚咸海的广阔游牧地带,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安东都护府是唐朝设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主要管辖今辽宁、吉林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和题干要求的天山以北、西至中亚咸海的地域不相关,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安北都护府是唐朝管理北方边疆的军政机构,主要辖区在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地区,与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