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国家版图(中小学组)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关于国家版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
B.地图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
C.地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
D.地图与国家版图略有不符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答案】:D
【解题思路】国家版图体现国家主权意志,正确表达事关领土完整(对应A项核心)。地图作为法定表现形式(B项依据),必须严格遵循政治性、科学性和法定性三大属性(C项正确表述)。任何与法定版图存在偏差的地图均可能引发外交争议或法律纠纷,故D项略有不符影响不大的表述直接违背地图使用的强制性规范。
【解析】本题可依据国家版图及地图的相关性质和重要意义,对各选项逐一分析。A选项:国家版图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范围,正确的国家版图明确展示了国家的领土边界和主权归属,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象征。所以该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地图通过图形、符号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国家的领土范围、地理特征等信息,是人们了解和表示国家版图最常用、主要的表现形式。所以该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地图涉及国家主权、政治立场等方面,具有严肃的政治性;绘制地图需要遵循科学的测量方法和地理知识,具备严密的科学性;同时,地图的编制、出版等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具有严格的法定性。所以该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国家版图代表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地图上的任何一处与国家版图不符,都可能引发国际争端、损害国家形象,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会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地图与国家版图略有不符不会造成很大影响”这一说法不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D。
2、()时期,在新疆高昌地区(今吐鲁番盆地)设置高昌郡,这是中国疆域史上第一次在新疆地区设置与内地同样的地方行政制度。(单选题)
A.秦汉
B.三国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
【答案】:C
【解题思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新疆高昌地区(今吐鲁番盆地)设置高昌郡,这是中国疆域史上第一次在新疆地区设置与内地同样的地方行政制度。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历史上在新疆地区设置与内地同样地方行政制度的时期。选项A,秦汉时期,在边疆治理方面有诸多举措,如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汉朝通过反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等加强对边疆的管理,但并未在新疆高昌地区设置高昌郡,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B,三国时期主要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各方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原及周边地区的政治、军事斗争上,没有在新疆高昌地区设置与内地同样的地方行政制度高昌郡,B选项不正确。选项C,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新疆高昌地区(今吐鲁番盆地)设置了高昌郡,这是中国疆域史上第一次在新疆地区设置与内地同样的地方行政制度,该选项符合史实。选项D,隋唐时期,在边疆治理上也有重要举措,如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但设置高昌郡并非在这一时期,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C。
3、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宽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梨形球体,故其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地图投影就是利用一定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地球表面(或其他星球表面或天球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即地图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圆柱投影?
A.墨卡托投影
B.古德投影
C.摩尔魏特投影
D.桑逊投影
【答案】:A
【解题思路】地图投影核心是建立曲面与平面的对应关系,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为承影面展开,墨卡托投影通过等距圆柱将经纬线映射为相互垂直的直线,满足正轴圆柱投影特征;古德投影为分瓣伪圆柱,摩尔魏特和桑逊均属伪圆柱投影,仅有墨卡托符合标准圆柱投影定义。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地图投影类型的了解。题目是要从选项中选出属于圆柱投影的类型。地图投影是利用一定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选项A墨卡托投影,它是一种等角正圆柱投影,属于圆柱投影,该选项正确。选项B古德投影是分瓣伪圆柱投影,不属于圆柱投影,该选项错误。选项C摩尔魏特投影是一种伪圆柱投影,并非圆柱投影,该选项错误。选项D桑逊投影是正弦曲线等积伪圆柱投影,也不属于圆柱投影,该选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其中的“长河”指的是我国哪条河流?()(单选题)
A.渭河
B.黄河
C.长江
D.淮河
【答案】:B
【解题思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其中,“大漠”指的是广袤无边的沙漠,“长河”则特指黄河,这句诗描绘了黄河在落日映照下的壮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诗句里特定意象所指代的地理事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