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华版
第1课: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国际意义:④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2课:抗美援朝的意义:
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②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④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大规模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第3课:土地改革的意义:
1、政治上: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经济上:④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意义:
(1)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意义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5课:三大改造的意义: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第6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与挫折的启示是什么?
(1)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依据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要依法治国,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什么?转折的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
(1)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①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新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第8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②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③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是什么?对外开放的特点(开放格局)是什么?
(1)意义:①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格局:②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0课:邓小平南方谈话意义?邓小平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意义: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意义:①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第11课:1、第一个百年目标是什么?第二个百年目标是什么?
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个百年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五位一体”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12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①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②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