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二主备人:孙牧月审核:
教学内容
第3课华盛顿会议
教师个案
学生笔记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理解《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的内容及作用。
3、了解“中国山东问题”,认识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4、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学习
重点
关于海军军备的安排;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学习难点
《四国条约》;《九国公约》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探究新知
(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1.美国企图在巴黎和会上称霸世界目的没有实现,把注意力转向地区。
2.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主要原因)
3.美英日军备竞赛特别是军备竞赛日趋激烈,都希望通过谈判限制军备竞赛。
4.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二)、华盛顿会议
1.召开
(1)目的:缓和列强在地区的矛盾,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新秩序。
(2)时间:年11月12日。地点:华盛顿。发起国:。
(3)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等九国。
(4)议程:①亚太地区问题;②问题;=3\*GB3③问题。
2.华盛顿体系的构成
(1)《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①内容:相互尊重在区域既得利益,遇有侵略解决。条约生效后,终止。
②影响:对美国,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地区争霸的一个障
碍。对日本,一方面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另一方面它在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
对英国,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由于自身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政策。
(2)《五国海军条约》
①内容: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的比例固定为5:5:3:1.75:1.75。
②影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协议。美国外交胜利,取得了与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海军的扩张。英美失去了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作战基地的可能性,实际占有优势。暂时了列强海军军备竞赛,但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3)《九国公约》
①内容:声称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但要求中国对帝国主义“”和“机会均等”。
②评价:对日本,打破了日本中国的局面,不利于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扩张。
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对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共同支配的局面。
③实质: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又回复到的局面。
3.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1)问题由来及解决
①1879年德国强占胶州湾。②一战爆发后,日本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③1915年《二十一条》使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④和会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⑤华盛顿会议期间,归还中国山东的主权,签订。
(2)解决原因:①坚持斗争的结果。②和日本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
(三)、华盛顿体系
1.形成:在华盛顿会议签订的等一系列条约的基础上,列强建立起在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的基础上,确立了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作用: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标志着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4.不稳定性(局限):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力图冲破华盛顿体系,埋下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祸根。
5.瓦解:1931年,日本发动“”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年12月,日本挑起战争,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概念: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及会议上,重新分割世界、划分势力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