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ppt.pptx
文件大小:1.2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44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主讲人:米靖

社会分工的变革与社会职业观的发展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教育

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

主讲人:米靖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人才的争夺和

任用成为关键。以往的世卿世禄制度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奉行选贤任能的官吏选任制度势在必行。官吏不再局限于贵族阶级,而是面向全社会的世人。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官吏选任制度取代官吏世袭制度

二、官营工商业发展,私营工商业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国有制被打破,

在官营工商业继续发展的同时,私营工商业也在

不断发展。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三、“四民分业定居”的社会职业发展观渐

趋成熟

《谷梁传·成公元年》在春秋了,鲁国的记事中出现类似“士农工商”的词句:“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春秋战国时期以士为首的四民顺序已经为社会所认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以管仲的思想为代表的“四民分业”的社会职业发展观。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士的职业范围非常广泛。

一类以从事理论思维、著书立说和追求道德理想为目标。另一类为智能之士。第三类为技能之士

o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士阶层的兴起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二、士阶层的职业教育

(一)从养士制度到稷下学宫:士阶层职业教育的官方形态

(二)私学兴起:士阶层职业教育的民间形态

主讲人:米靖

李悝商鞅

(二)先秦农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中四篇农学文献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农措施

1、李悝“尽地力之教”的农业教育思想和措施

2、商鞅“急耕战之赏”的农业教育思想和措施

(一)李悝、商鞅的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变法中的劝

一、农业职业教育

二、手工业职业教育

(一)家传世学的手工业教育

(二)学徒制的手工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主讲人:米靖

■一、墨子的社会分工思想

墨子把社会划分成为君子与贱人两大群体,认为:社会应当由治人者、治于人者,以及劳心者、劳力者这样不同的群体构成。尽管墨子有这种社会分工思想,但他并不认为贵者长贵,贱者长贱,而强调“官无常贵,民无长贱”的社会发展规律。如何实现这种协调发展呢?墨子强调要大量培养人才。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主讲人:米靖

二、“教人功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墨子提出技术教育是兴利除害的重要途径

之一,特别强调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技术教育。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由墨子及其后学撰写和编

辑而成的《墨子》一书中,包含了非常广泛的科学技术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墨子实施的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墨子》包含有力

学、几何学和光学的思想和知识。

第二、战争攻守中的机械

制造技术是墨家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博乎道术”——技术教育的内容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主讲人:米靖

墨子强调教育教

学中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也因之在技术的传授中重视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技能。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

■四、墨子的实验教学法

ThankYou

主讲人:米靖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