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模拟作文押题写作训练:“失语症”导写及范文.docx
文件大小:21.7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3.78千字
文档摘要

高考模拟作文押题写作训练:“失语症”导写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求助,该怎样描述这张图片的景色”“能表达惊叹的词句有哪些”“新词语这么多,但是我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委婉地夸赞一个人了”……在这些“求助帖”的背后,不少年轻人正在被词不达意、语言匮乏困扰,当流行语、表情包等方式不再适用时,“词穷”问题好像就出现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解析

材料中“求助帖”反映出的“词穷”现象,本质上是信息时代语言生态失衡的缩影。年轻人在面对景色描绘、情感表达等场景时,常因缺乏精准的语言储备而陷入失语状态,当流行语、表情包无法满足深度交流需求时,语言匮乏的困境便暴露无遗。

这一困境的形成,与当代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紧密相关。一方面,快餐式文化的盛行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模式。短视频以十秒一爆点的节奏刺激感官,碎片化阅读将信息切割成零散片段,这种浅尝辄止的信息接收方式,使得人们不再愿意投入时间研读经典、品味文字。当面对需要深度解构的事物时,大脑因缺乏系统化的语言训练,难以组织出逻辑清晰、意蕴丰富的表达。例如,面对壮丽山河,不少人只能用“太震撼了”草草带过,而无法像古人般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精妙词句。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文化的同质化侵蚀着语言的丰富性。算法推荐机制下,网络热词如同批量生产的快消品迅速席卷社交平台。从“yyds”到“绝绝子”,这些流行语虽带来交流的便捷,却也使表达陷入单一范式。年轻人为融入群体,主动放弃个性化表达,选择用千篇一律的网络梗进行沟通,导致语言逐渐失去独特的灵魂与深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词穷”问题不仅限制个人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更威胁着民族文化的根基。若任由这一现象蔓延,经典文学的精妙表达、传统修辞的深厚韵味将难以传承。因此,打破“词穷”困境,需要个人回归经典阅读、教育革新语言教学、社会优化文化生态,多方合力重塑语言表达的生命力,让语言重新成为承载思想、传递情感、延续文明的重要纽带。

例文1

打破“词穷”困境,重铸语言之美

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求助,该怎样描述这张图片的景色”“能表达惊叹的词句有哪些”等“求助帖”在网络上频繁出现,暴露出不少年轻人正深陷词不达意、语言匮乏的困境。当流行语、表情包褪去,“词穷”问题便如影随形。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它不仅是个人语言能力的缺失,更反映出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隐忧,我们亟待打破“词穷”困境,重铸语言之美。

“词穷”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时代因素。一方面,快餐式文化的盛行是导致年轻人语言匮乏的重要原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短视频、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短视频以其直观、快速的特点,用短短几十秒传递信息,无需深度思考与语言组织;碎片化阅读中,人们习惯了接收简短的新闻摘要、社交媒体上的只言片语。这种浅尝辄止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人们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经典著作,去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长此以往,大脑对语言的敏感度降低,语言储备逐渐枯竭。当人们看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时,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诗句,而是简单的“哇塞”“太绝了”等单调词汇。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的泛滥对传统语言表达造成了巨大冲击。网络流行语具有简洁、幽默、易传播的特点,表情包更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代替了许多语言表达。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快速交流的需求,但也使得语言表达变得同质化、表面化。年轻人在日常交流中过度依赖这些简单的表达形式,逐渐失去了用丰富、细腻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当面对需要深入交流、表达复杂情感的场景时,便会陷入“词穷”的尴尬境地。比如,在赞美一个人时,除了“yyds”(永远的神),似乎很难找到更贴切、更有内涵的词汇。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词穷”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语言的匮乏会限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当我们的语言表达局限于简单、粗糙的词汇时,我们的思维也难以深入、全面地展开。无法用准确、丰富的语言描述事物,就难以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进而影响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丰富优美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如果年轻人都陷入“词穷”的困境,那么像古诗词、经典文学作品等优秀文化将难以得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也会受到动摇。

要打破“词穷”困境,重铸语言之美,需要个人、教育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个人层面,年轻人应主动回归经典阅读。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宝藏,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领略到细腻入微的人物描写和精妙绝伦的诗词歌赋;品读《史记》,能感受历史叙事中简洁有力、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阅读经典不仅能积累词汇,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