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02练基础
(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中)
1.□□是一个短暂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材料中的“□□”应为()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A项正确;唐朝是在隋朝之后建立的王朝,排除B项;宋朝在五代之后建立的王朝,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元朝是在辽宋金之后建立的王朝,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
2.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6世纪80年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军灭陈,南北统一。589年正是6世纪80年代,A项正确;隋炀帝的在位时间是605年—618年,排除B项;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朝建立于618年,排除C项;宋太祖是宋朝开国皇帝,宋朝建立于96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
3.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从北到南依次是()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C.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中心,北至涿郡,南达余杭,从北到南分成四段运河,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A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
4.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此他()
A.力戒奢侈,尽量节俭 B.知人善任,招贤用能
C.轻徭薄赋,体恤民情 D.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太宗统治时期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材料“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体现出唐太宗用人的思想是知人善任,招贤用能,B项正确;“力戒奢侈,尽量节俭”属于节俭的思想,排除A项;“轻徭薄赋,体恤民情”属于民本的思想,排除C项;“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与材料中知人善任思想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
5.当下我国政府正力争建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国理政时共同关注的问题是
A.重视人才 B.厉行节俭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在位前期,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故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国理政时共同关注的问题是重视人才,A项正确;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厉行节俭,提倡勤俭治国,排除B项;唐太宗善于纳谏、减轻刑罚,排除C、D项。故选A项。
(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
6.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延续了115年的繁荣。这段时期唐朝兴盛的原因是()
A.发展生产,重用贤能,改革创新 B.以史为鉴,任用亲信,打击异己
C.反击突厥,注重文教,横征暴敛 D.开拓边疆,编修经籍,滥用民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延续了115年的繁荣。这段时期唐朝兴盛的原因是发展生产,重用贤能,改革创新。A项正确;以史为鉴的是唐太宗,任用亲信,打击异己的武则天,排除B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不是唐朝兴盛的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
(2022·甘肃兰州·模拟预测)
7.下列关于唐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分布形式简图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吐蕃统一青藏高原,位置在西南偏西方向,回鹘是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唐朝时位于北方,突厥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位于唐朝的北方和西北方向,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
8.文物专家在唐加寺发现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吐蕃的壁画,这些壁画对研究哪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