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年级美术上-7《三位中国美术家》.pptx
文件大小:14.8 M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43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美术家;教学目标:

了解张择端,徐悲鸿,潘天寿三位艺术家代表作品。初步把握他们艺术格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艺术格调

2、三位艺术格调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怎样讲解清楚,并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仔细观察,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528.7×24.8厘米北宋张择端;认识张择端;1.利用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

;2.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艺术成就;从画中找出商铺招幌,看看这些店铺经营是什么?;找找北宋交通工含有哪些?;清明节插柳习俗;张择端写实画风影响了后世城市风俗画创作。;南都繁会图(局部)明代仇英;在中国当代美术家中,有一位画家继承了写实传统,并以画马著称,你知道是哪一位吗?;;徐悲鸿在南洋举行赈灾画展时留影(摄于1938年)。;徐悲鸿为战斗英雄画像(摄于1951年)。;

徐悲鸿笔下奔马有什么特点?;

徐悲鸿要借奔马抒发什么思想感情?;

画中马匹正竖起耳朵凝视前方,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它们就像即将要奔赴杀场战士,英勇而肃穆……;马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象征着奋斗不止、自强不息、进取向上民族精神。

;愚公移山(中国画,143厘米×424厘米1940年)徐悲鸿;白描线条勾勒人物外形,凹处着力渲染以突出明暗和体积感。;肌肉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力之美。

;画家用生动形象艺术语言表示抗日民众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取得最终胜利。;田横五百士(油画,198厘米×355厘米,)1928—1930年)徐悲鸿;九方皋(中国画,351厘米×138厘米,1931年)徐悲鸿;流民图(中国画,2700厘米×200厘米,1942—1943)局部蒋兆和;嘉陵江纤夫(中国画)李斛;徐悲鸿《自画像》素描1925年;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中国当代出色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他绘画不受西方艺术影响,完全根植在民族艺术土壤里。

;青年时代潘天寿;二十七岁时,潘天寿在上海与大画家吴昌硕成为忘年交,画风深受吴昌硕影响,不过他并未停下创新脚步……;这是潘天寿雁荡山写生归来创作。画家在那里发觉了山石、幽草、山花这么细微题材美。他将山水画和花鸟画相结合,开创了“近景山水杂以山花野卉”新画法。;■构图;■笔墨;潘天寿认为绘画要有“个人格调,要有独创性”,即使同一题材作品,他也在探索不一样表现手法。;潘天寿绘画作品观赏;潘天寿绘画作品观赏;潘天寿绘画作品观赏;按照自己想象,把右侧零碎形象拼到左侧画面中,力争表达潘天寿绘画大气磅礴、构图奇险特点。;人品和画品,人品第一。画品和人品紧密相联,二者不可分割。

——潘天寿;说说三位美术家作品各自艺术特色是什么?

;课下查找资料,看一看张择端、徐悲鸿、潘天寿作品分别在哪些博物馆收藏?统计下这些博物馆位置和馆藏情况,下节课回来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