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级育婴员习题库(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在同一个时间,宝宝的认知内容只能有()
A、一个对象
B、二个对象
C、三个对象
D、四个对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同一时间,宝宝的认知资源有限,其认知内容通常只能有一个主要对象,难以同时处理多个复杂对象的认知,所以答案选A。
2.在进行婴幼儿的主被动操起坐运动时,成人()放在婴儿掌心里,让婴儿握拳两臂放在婴儿体侧。
A、0-3岁
B、小拇指
C、拇指
D、中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进行婴幼儿的主被动操起坐运动时,成人拇指放在婴儿掌心里,让婴儿握拳两臂放在婴儿体侧。
3.通过向婴幼儿提供实物、色彩、图案、符号,听音乐、念儿歌、讲故事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可以满足婴幼儿日益增长的()
A、认知需求
B、生理需求
C、好奇心和求知欲
D、心理需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求知欲是指人对知识的强烈探求欲望。向婴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刺激和动手操作机会,能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不断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生理需求主要是指对食物、睡眠、温暖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求;心理需求范围较广,不够具体准确;认知需求表述也比较宽泛,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性强。
4.婴幼儿2~3岁时,通过模仿操训练,以达到增强婴幼儿()的目的。
A、主动性
B、信心
C、体质
D、模仿能力
正确答案:D
5.婴儿是通过()来认识自然现象的。
A、观察人物的变化来分辩天气
B、观察太阳、月亮分辨白天和黑夜
C、观察动物来分辨季节
D、观察星星来分辨白天黑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婴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太阳、月亮的变化来分辨白天和黑夜,从而初步认识自然现象。选项A观察人物变化难以直接分辨天气;选项C观察动物不能很好地分辨季节;选项D观察星星分辨白天黑夜不准确,星星一般在夜晚出现,不能用于区分白天和黑夜。婴儿认识自然现象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最初对白天黑夜的感知是很基础且重要的认知,通过太阳和月亮的直观呈现来建立这种时间概念,进而在此基础上慢慢拓展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6.()是2-3岁婴儿手指协调和控制能力的训练重点。
A、抛掷、取物
B、套叠、敲击
C、玩胶泥、撕揉纸团
D、拍打、抓握、推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3岁婴儿手指协调和控制能力训练重点在于手部精细动作,玩胶泥、撕揉纸团能很好地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控制能力;抛掷、取物主要锻炼的是手眼协调和大肌肉动作;套叠、敲击对手指精细动作的针对性不如玩胶泥等;拍打、抓握、推拉相对来说也没有玩胶泥、撕揉纸团更能突出手指协调和控制能力的训练重点。
7.()是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A、思维、大脑、胸围不断提高
B、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C、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D、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的提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属于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而认知、情感、社会交往、推理、思维等能力的提高属于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不属于生理变化。
8.婴幼儿被宠物咬伤后,要及时注射()。
A、狂犬疫苗
B、卡介苗
C、破伤风抗毒素
D、白百破疫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被宠物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狂犬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中和狂犬病病毒,从而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破伤风抗毒素主要用于预防破伤风;白百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三联疫苗;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这些疫苗与宠物咬伤后的处理无关。
9.进餐过程要保持婴幼儿()。
A、情绪愉快
B、专心进食
C、细嚼慢咽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进餐过程中保持婴幼儿情绪愉快能使其更愿意进食,专心进食有助于提高进食效率和质量,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这三者对于婴幼儿健康进餐都很重要,所以以上都是。
10.冲动、易变、外露,是()的情绪和情感的最大特点。
A、3~6岁
B、0~2岁
C、0~3岁
D、0~1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冲动、易变、外露是幼儿期(0-3岁)情绪和情感的最大特点。在幼儿阶段,他们的情绪情感发展尚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冲动、易变且外露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情绪情感会逐渐发展得更加稳定和内敛。
11.不要让()捂住脐部,以免发生新生儿脐炎。
A、湿衣服
B、尿布
C、纱布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很重要,湿衣服、尿布、纱布等捂住脐部都可能因局部潮湿、不透气等原因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从而引发新生儿脐炎。所以以上选项中的物品捂住脐部都可能导致脐炎发生,答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