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福建泉州丰泽城建融昇建筑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381 KB
总页数:17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1.08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福建泉州丰泽城建融昇建筑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选择题(共425题)

1、合伙合同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要求人伙,关于法律是否允许的问题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依合伙合同的约定决定是否允许

B.不允许。因为合伙合同是基于合伙人间的信任关系而存在

C.合伙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处理,无约定的,须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D.合同有约定的依约定处理,无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

解析:参考答案:C

?

2、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下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错误的是??。

A.无症状的甲型H1N1流感病人不具有传染性

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C.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

D.甲型H1N1流感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A项错误,B、C、D项认识正确。

?

3、水田不单单是水稻的种植区,也可以是稻香水美、鱼肥虾壮的养殖场。传统矮秆水稻因为追求最大产量,都采用密植栽种,加上植株株秆矮小,水田中空间狭窄,导致空气流通不好,水中有效含氧量降低,不利于开展水田综合种养结合生产。而高秆水稻株型高大、叶茂且冠层高,植株间距较为稀疏,可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适宜种养结合的优势,较好地解决了植株过密导致的水田上方空气对流不充分、空间不足的问题。与现在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将极大地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根据这段文字,高秆水稻种植:______

A.克服了传统矮秆水稻种植模式的弊端

B.催生了种养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

C.将成为未来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D.为稻田养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传统矮秆水稻因为追求最大产量,都采用密植栽种,加上植株株秆矮小,水田中空间狭窄,导致空气流通不好,水中有效含氧量降低,不利于开展水田综合种养结合生产”“高秆水稻株型高大、叶茂且冠层高……具有适宜种养结合的优势,较好地解决了植株过密导致的水田上方空气对流不充分、空间不足的问题”,正确。

??B项,文段指出“与现在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说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已然存在,未提及高秆水稻催生了“种养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段仅说明高秆水稻的优势,未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无中生有,排除。

??D项,“高秆水稻株型高大、叶茂且冠层高,植株间距较为稀疏,可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正确。

??A项可以包含D项,传统矮秆水稻的弊端之一就是不利于种养结合,高秆水稻有利于种养结合,所以A项更优。

?

4、20世纪的四项重大发明是指激光器、计算机、原子能和??。

A.基因工程

B.纳米材料

C.半导体

D.宇宙飞船??

解析:参考答案:C

半导体、激光器、计算机和原子能并列为20世纪人类四项重大发明,故选C。

?

5、因为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因病退学的学生,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原单位接收。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凡学业成绩不及格和因病退学的学生,皆由原单位接收

B.学生因学业成绩不及格而又有病的,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由原单位接收

C.如学生有学业成绩不及格和因病退学中任何一种情况,入学前又是国家职工或者是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由原单位接收

D.学生学业成绩不及格和因病退学中任何一种情况,入学前又是国家或集体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由原单位接收??

解析:参考答案:D

?

6、在寒冬干燥季节,有的孩子会出现口角糜烂、皲裂,或伴有舌干燥、灼热感,这都是由于缺乏哪种维生素引起的?______

A.维生素C

B.维生素B2

C.维生素A

D.维生素E??

解析:参考答案:B

?

7、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A.既??又??因此??以至??而

B.不但?而且?不过??尽管??但是

C.既??又??因此??以致??而

D.不但?而且??因此??尽管??但是??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以至”和“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都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而这段话仅是对一个科学结论的客观叙述,并没有涉及好与不好的问题,因此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