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招聘工作人员(12人)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领域,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时需遵循一定原则。其中一项原则体现为注重人的发展,涵盖居民公民意识的增强、参与意识的培育以及解决贫困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采用社区工作方法时要遵循()原则。
A.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
B.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
C.注重改善社区居民的素质
D.注重社区居民的能力建设
【答案】:B
【解析】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采用社区工作方法时的原则众多。本题强调注重人的发展,涵盖居民公民意识提升、参与意识培养以及解决贫困问题能力提高等方面。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重点在于救助对象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并非本题强调的人的发展,所以不符合题意。注重改善社区居民的素质,表述较为宽泛,没有精准指向救助对象个人发展的核心要点,不符合题干要求。注重社区居民的能力建设,侧重于社区整体居民能力的提升,而本题主要突出救助对象个人,也不符合题意。而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与题干中强调注重人的发展,包含公民意识、参与意识、解决贫困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表述相契合。所以答案是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
2、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标志是:
A.经济化失业率下降
B.社会财富的均等化
C.城镇化发展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答案】:D
【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的增加,其最主要标志是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只有社会生产能力提升,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服务,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失业率下降可能是经济增长带来的一个结果,但并非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标志。失业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衰退时,也可能因一些短期政策或特殊情况导致失业率暂时下降。社会财富均等化强调的是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侧重于财富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配状态,与经济增长本身所关注的生产总量增加不是同一概念。虽然合理的财富分配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但它不是衡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指标。城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和趋势,它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然而,城镇化并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它主要体现的是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结构变化,并非经济增长的核心标志。所以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标志是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3、下列公文的成文日期,书写规范的是()。
A.2013.
B.13年5月18日
C.2013年5月18日
D.二。一三年五月一十八日
【答案】:C
【解析】公文成文日期要求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写全称。2013年5月18日符合此规范,其他几种表述均不规范。
4、______对于案件相当于国色天香对于______。()
A.独辟蹊径美丽
B.积重难返王昭君
C.扑朔迷离西施
D.根深蒂固兰花
【答案】:C
【解析】“扑朔迷离”这个词用于形容事情错综复杂、纷乱模糊,让人不容易看清真相,它可以用来描述案件的情况;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国色天香”这个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西施的美丽。所以得到相应答案。
5、“知天命”指的是什么年龄?()
A.30岁
B.40岁
C.50岁
D.60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年龄的特定称谓。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雅称,其中“三十而立”,指人在30岁时应能有所成就;“四十不惑”,意味着人到40岁能明辨事理不被迷惑;“五十知天命”,是说人到50岁能懂得上天的意志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六十花甲”,因天干地支组合纪年,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所以称“六十花甲”。因此,“知天命”指的是50岁。
6、下列有关平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平等强调的是机会平等
B.平等不排除合理差别
C.平等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原则
D.在招聘广告中限定只招男生,违背了平等保护原则
【答案】:D
【解析】平等不仅强调机会平等,还包括结果平等在内的多方面平等,强调机会平等只是对平等的片面理解。平等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差别对待,在一些情况下,基于合理的理由,如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等,可以存在合理差别。平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同时也是宪法规定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宪法对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在招聘广告中限定只招男生,这是基于性别进行的不合理限制,违反了平等保护原则,没有给予不同性别群体公平的竞争机会。所以表述不正确的是强调平等仅指机会平等这一观点。
7、下列作品中,()是蒲松龄的作品。
A.《聊斋志异》
B.《搜神记》
C.《神仙传》
D.《列异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