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
通过分析PDCA循环法工具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运用和实践,为持续改进当前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运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医院应急管理工作
□文|安雷平李静雷越辰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医院需明确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背景综述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医院门急诊患者55万余人次,出院患者3.92万人次。医院地处城市城郊结合区域,承担周边居民健康服务及区域应急救援职能,院区整体开放程度较高,人员流量较大,易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加强医院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具有极强的重要性。
PDCA实践和应用的主要过程
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出来的PDCA循
环,包括P(Plan)、D(Do)、C(Check)、A(Action)4个阶段,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2。为持续改进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我院在2017~2018年间对PDCA循环原理进行了实践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计划阶段(P)
通过专题会议、演练成效等方式,对我院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经过分析评估,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应急组织体系运转不畅。因我院与研究所长期一体化管理,现行组织体系结构不合理,研究所与医院对应急管理既有重合,又存在管理漏洞,同时存在部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对问题。二是应急管理制度不健全。研究所和医院共用一套应急制度和预案,并未体现医院应急管理的特点,预案内容多以安全生产为主,适合医院的专项预案相对缺乏,同时部分制度和预案可操作性不足,执行情况较差。三是应急演练效果不佳。部分科室对演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应急演练“走过场”居多,未形成系统性演练工作要求。四是应急队伍不完整。原有应急队伍人员多以医生为主,人员专
081
业覆盖范围不足,且人员流动性高,管理较松散。五是应急培训不系统。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丰富,院科两级培训参培率较低。七是院级应急物资库尚未建立,应急物资的数量、规模、种类与大型医院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对照医院评审标准,有计划的开展重点改善工作,拟定了相应改进方案。
执行阶段(D)
健全应急管理组织。2017年制定《医院突发事件总体预案》,更新了应急管理体系。(1)领导带头抓应急。成立院长为组长、院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应急办为医院应急工作归口管理部门。(2)落实应急管理职责。组建现场指挥组、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安全保障组5个应急工作小组。各工作组都明确了主责部门及人员构成,同时完善了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并对应急保障、培训演练、考核奖惩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3)充实应急队伍人员。2018年更新了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在年龄结构、专业范围、业务分工等方面均实现了结构优化。
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医院按照等级医院评审工作要求,自2016年起组织开展院级灾害脆弱分析活动,利用凯撒模型分析工具,对全院面临的主要突发事件分别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人力影响、资产影响、运营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响应、外部响应等7方面进行了分析、排序,形成了《年度灾害脆弱分析报告》,并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至全院,组织各级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围绕持续改进目标,2018年扩大了调查分析人员范围,同时对风险值较高的火灾等突发事件进行了二次脆弱分析,对照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演练、问题整改等工作,为持续加强全院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改进应急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结合灾害脆弱分析结果,对应急管理制度开展补充和修订,如修订《总值班管理办法》,明确了行政、医疗总值班“双值班”应急职责。新制定了《医院应急物资管理办法》、《医师紧急替代方案》、《院区内突发事件急救抢救工作规定》等应急管理规章制度。
补充完善应急预案。结合等级评审条款要求,围绕灾害脆弱分析结果,认真开展了应急预案的梳理、修改、编制工作。由院领导牵头先后召开四次预案评审会议,经过多轮意见修改,最终整理形成了新版《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手册》,内容包含了公共事件类、医疗安全类、护理安全类、信息及设备安全类、后勤保障类五类共63项专项应急预案,基本明确了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同时各部门、各科室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了部门应急处置预案,预案内容的格式、结构基本实现了规范统一。
规范应急培训和演练。(1)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