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扁鹊见蔡桓公教育规划.doc
文件大小:29.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1
总字数:约1.76千字
文档摘要

《扁鹊见蔡桓公》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经过叙说扁鹊为蔡桓公四次诊病、蔡桓公四次文过饰非的故事,提醒了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陷过错,不要回绝批判协助的道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收拾的扁鹊见蔡桓公教育规划,希望能帮到你。

《扁鹊见蔡桓公》教育规划

一、规划阐明

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将《扁鹊见蔡桓公》安排在九年级上册,把它处理为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经过叙说扁鹊为蔡桓公四次诊病、蔡桓公四次文过饰非的故事,提醒了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陷过错,不要回绝批判协助的道理。这篇内容粗浅的故事有必定的讽喻和劝诫颜色,今日读来仍有必定的教育含义。

教育中宜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重在对学生进行学法辅导。

二、教育方针

1.掌握常用实词的读音和含义,堆集白话词语。

2.多视点开掘课文的涵义,进行个性化解读。

3.有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人物朗诵课文,并向课外拓宽。

三、教育进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板书“扁鹊见蔡桓公”)方才教师写“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标题时,必定有同学在想:扁鹊和蔡桓公是什么人?他们是什么联络?扁鹊见蔡桓公后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面就让咱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学习第六单元22课。

导入二:教师问咱们一个问题:假如你生病了,爸爸妈妈会怎样做?……咱们说得不错,有病求医是根本的日子常识,但是就有人明知自己有病,也有条件医治,却因回绝承受医治最终死去。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咱们一同学习第六单元22课。(板书“扁鹊见蔡桓公”)

(二)查看预习

1.请学生介绍韩非、《韩非子》和扁鹊,其他同学扼要点评。

2.学生沟通学习白话文的办法,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

学习白话文的办法:

(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开始感知课文内容)。

(2)疏通课文(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堆集相关词语)。

(3)了解宗旨(在疏通辞意的基础上吟诵课文,以了解课文的宗旨)。

(4)堆集背诵(在字正腔圆地吟诵课文、了解课文宗旨的基础上背诵全文,但本课不要求背诵)。

(三)学法施行

1.熟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自在朗诵,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学习字词。

(2)自读检测(使用大屏幕检测自读作用)。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桓公(huán)腠理(còu)

汤熨(wèi)骨髓(suǐ)

遂死(suì)还走(xuán)焐热(wù)

②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间好应熨还

③给下列通假字注音并释义:

汤:音tànɡ,现在写为“烫”。

齐:音jì,现在写为“剂”。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点评。

(4)师生分段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断句正确,语速恰当。

2.疏通课文

(1)再读课文,疏通辞意。在比较流利地朗诵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粗心,小组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放到全班评论处理。

(2)全班沟通,弥补、完善小组学习的缺乏。

3.了解宗旨

(1)请学生提出学习本课应该处理的问题。(教师可提示:①提出问题的视点:“略读课文”和“寓言故事”;②提出问题的依据:“单元阐明”和“考虑与操练”。)

(2)师生一同归纳本课应要点处理的问题:扁鹊和蔡桓公是什么样的人?蔡桓公为什么会死掉?这篇课文有什么涵义?

(3)以小组为单位评论处理上面三个问题。要求组长担任安排评论,做好组内分工,引荐代表在全班沟通,教师指点。

(4)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分别用一个词语归纳答复问题。

扁鹊:神医

蔡桓公:我行我素(固执己见)

蔡桓公的死因:文过饰非

涵义:防微杜渐

(四)分人物朗诵

能够选用师生、小组、男女生等不同方式分人物朗诵课文。

(五)堆集拓宽

大屏幕显现《北人啖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边。席上啖菱,并壳进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自在朗诵《北人啖菱》。

2.复述《北人啖菱》的故事。

3.《北人啖菱》有什么涵义?(可作为作业课后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