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老年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记忆根据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远期记忆
B、情景记忆
C、瞬时记忆
D、近期记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内,长时记忆的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所以记忆根据内容保持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
2.失智老年人的浅感觉评估内容包括
A、位置觉
B、痛觉
C、运动觉
D、震动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浅感觉评估主要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属于深感觉评估内容。所以失智老年人浅感觉评估内容包括痛觉,答案选B。
3.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应包括
A、屈
B、灵活度
C、内旋
D、外旋
正确答案:B
4.孙奶奶,失智症4年,肢体偏瘫半年。近期照护员指导其主动向患侧翻身训练,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两上肢左右侧向摆动,当摆向患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患侧
B、老人仰卧位,双手手指交叉,下肢伸展,健侧下肢屈曲
C、老人侧卧位,双手手指交叉,上肢伸展,患侧下肢屈曲
D、两下肢左右侧向摆动,当摆向患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患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操作步骤:让老人仰卧位,双手手指交叉,上肢伸展,下肢伸展,先将健侧下肢屈曲,然后两上肢左右侧向摆动,当摆向患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患侧。B选项中健侧下肢不应屈曲;C选项侧卧位不符合起始姿势;D选项只摆动下肢不正确。
5.记忆根据信息(),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A、保存资料的数量
B、保持数量的多少
C、保持时间的长短
D、知识储备的多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记忆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时间极短,一般为0.25-2秒;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约为5秒到1分钟;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感觉记忆保持时间短暂,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大量的感觉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被登记下来,但很快就会消失。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信息保持时间不长,若不及时复述等会很快遗忘。长时记忆能够长期存储大量信息,是我们知识和经验的宝库。
6.轻度失智症期,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多为()。
A、占位性的病变
B、异常
C、正常
D、陈旧性的病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轻度失智症期,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大多是正常的,一般没有特异性的异常表现,不会出现占位性病变、明显异常或陈旧性病变等典型的特征性改变。
7.下列关于手杖长度的测量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A、目测法,当手杖放在身旁,手按手柄时,手腕位置与手杖手柄位置平齐
B、仰卧位测量时,老人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屈肘20~30°,测量尺骨茎突到足跟内测侧10cm处的距离,然后加2.5cm的鞋底厚度
C、计算法,手杖≈0.61×身高
D、站立位测量时,地面到耻骨联合的距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手杖长度测量方法中,目测法是当手杖放在身旁,手按手柄时,手腕位置与手杖手柄位置平齐;仰卧位测量时,老人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屈肘90°,测量尺骨茎突到足跟外侧10cm处的距离,然后加2.5cm的鞋底厚度;计算法是手杖≈0.4×身高;站立位测量时,地面到大转子的距离。B、C、D选项表述均错误,A选项正确。
8.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属于: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不确定民事行为能力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等。所以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9.紫外线消毒法,如衣服、被褥等暴晒在直射阳光下()能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A、2~4小时
B、1~2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紫外线消毒法中,衣服、被褥等暴晒在直射阳光下4~6小时能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一般来说,适当延长暴晒时间有助于更有效地杀灭各类病菌等微生物,4至6小时这个时间段可以满足常见病原体的消杀需求。
10.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
A、特殊能力
B、综合能力
C、一般能力
D、专业能力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