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分式方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57.3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3.07千字
文档摘要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式方程,理解分式方程的特点,以及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多个实例,引导学生探索等量关系,并设立适当的未知数列出方程。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数学模型——分式方程来表达和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能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还能学会如何检验解的正确性,进而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还能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魅力。

教学目标: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体会分式方程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理解“转化”思想在解方程中的重要性。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能够用数学符号和语言准确表达分式方程,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够区分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并能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式方程模型。

(2)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包括去分母、解整式方程和验根,理解增根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特别是分式方程中增根的处理。

(2)能够准确识别并处理分式方程中的验根问题,理解验根在分式方程解法中的必要性。

教学资源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的相关课件和实例,增强学生对分式方程直观理解。

(2)准备若干实际问题案例,如“固沙造林问题”、“高铁列车问题”等,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加深对分式方程概念及解法的理解。

(3)设计分组讨论和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分式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在第一章第一节《分式》中,我们曾讨论过一个关于“固沙造林,绿化家园”的实际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进行固沙造林。第一期工程原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2400公顷的造林任务。然而,实际情况是每月实际造林面积比计划多了30公顷,从而提前了4个月完成了任务。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中的具体细节。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分析这个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有哪些?(生:)

已知信息如下:总造林面积为2400公顷,实际每月造林面积比计划多30公顷,并且提前4个月完成了任务。

未知信息则是:原计划每月的造林面积是多少公顷?

(师:)接下来,请找出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生:)

实际每月造林面积=计划每月造林面积+30公顷

原计划用时实际用时=4个月

(师:)假设原计划每月造林公顷,请问原计划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一期工程?而实际上用了多少时间呢?根据题目描述,我们可以列出一个方程,请大家尝试着写出来。(生:)

设原计划每月造林公顷,则按原计划需要个月完成任务;实际上只需个月即可完成。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教学说明】

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加深对从实际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这一过程的理解与体验。此外,鼓励学生寻找并利用所有可用的信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分式方程的概念

问题1:现有一段路程为1400km,乘坐高铁列车行驶这段距离比乘普通特快列车少花费9小时,同时高铁的速度是特快列车速度的2.8倍。

(1)请找出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生:)

特快列车耗时高铁列车耗时=9小时

高铁速度=特快列车速度2.8

(2)如果把特快列车的速度设为公里/小时,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方程是什么样的呢?(生:)

假设特快列车的速度为km/h,那么高铁的速度就是km/h。结合时间差,可以得出方程:

(3)若设小明搭乘高铁用时小时,则对应的速度方程又该怎样表达?(生:)

若小明坐高铁所需时间为h,其平均速度应为km/h。因此有:

问题2:为了资助受自然灾害影响地区的孩子们重建校园,学校号召全校师生捐款。七年级共筹集资金4800元,八年级筹集了5000元。观察到八年级参与捐款的学生人数比七年级多了20人,但两届学生的平均捐款金额相同。请问如果用来表示七年级捐款的人数,能写出相应的方程式吗?(生:)

假定七年级共有名学生参加捐赠活动,则八年级参与人数则为人。基于捐款总额相等的原则,可得到:

【教学说明】

再次引导学生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