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电子商务技术;?3.1电子商务应用技术;3.1.1电子商务技术的类型;网络银行技术:网络银行、信用卡、电子钱包、手机支付等。
电子证书技术
电子签名技术;按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来划分:
计算机支持和应用技术:计算机服务器;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企业资源计划,虚拟现实技术等等。
Internet技术: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网络通讯技术: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Web技术;按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来划分:
数据库技术:数据的收集、存储、组织和决策支持等;
交易安全技术:防火墙、数据加密;
电子支付技术:电子支票、数字现金、磁卡、IC卡和读写设备等;
电子数据处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条码技术等。;3.1.2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3.2互联网络相关技术;Internet互联网络相关技术;是Internet提供的一种服务;
是存储在世界范围的Internet服务器中数量巨大的文档的集合;
Web上大量的信息是由彼此关联的文档组成的,这些文档被称为主页或页面;
Web的内容保存在Web站点,即Web服务器中,用户可浏览Web站点的内容。;Telnet远程登录;Internet技术简介;TCP/IP整体构架;IP地址和域名;IPv4存在的问题:IP地址即将耗尽。
解决方法: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研究开发出的下一代IP协议,即IPv6。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IPv6具有长达128位的地址空间,还采用分级地址模式、高效IP包头、服务质量、主机地址自动配置、认证和加密等先进技术。;Internet的顶级域名分类;接入Internet的方法;3.2.5Intra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组成:
硬件方面: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等;
软件方面:
电子邮件
企业内部网的Web
新闻组(Newsgroup)
Workgroup,ActivityDirectory
BBS,Chat,FTP,Telnet等。;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与互联网连接;3.4.4Firewall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包过滤(PacketFilter)技术:在网络层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过滤的一种技术。
包过滤防火墙:多址、查看数据包信息。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端口号;
协议。;包过滤防火墙;ProxyServer代理服务技术;Wi-Fi无线保真技术cont;Wi-Fi无线保真技术cont;3.3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EDI产生的历史背景;60年代,采购、运输和财务的EDI标准;
70年代,在美国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等着手开发EDI;
1997年,美国政府采用EDI方式进行政府采购;
1997年,英国大约有l万家公司应用EDI;
1997年,日本大约有5万家EDI用户;
1997年,新加坡95%以上的贸易申报表格使用EDI。;手工方式与EDI方式的比较;;EDI的含义包括:
使用者:交易的双方;
传递的:符合报文标准的、有特定格式的文件;
双方有各自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双方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能发送、接收并处理符合约定标准的交易电文的数据信息;
双方计算机之间有网络通信系统。;EDI的分类;EDI翻译系统的内部结构;商业单据转换成EDI标准报文;发送方从数据库中提取要发送数据;
利用代码库,把数据转换成平面文件;
将平面文件翻译为标准EDI报文;
组装用户信息、地址,组成EDI信件;
接收方从EDI信箱收取信件;
将EDI信件拆开并翻译成为平面文件;
将平面文件转换并送到接收方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EDI的特点:
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的;
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的;
是电脑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EDI系统的3大要素;;补充:EDI应用系统的组成;EDI应用层:面向最终的具体应用业务。
EDI代理服务层:
将EDI应用层提供的单证信息翻译成标准的EDI单证,并发送到EDI交换系统,或者相反的过程。
EDI交换层:包含计算机通信网络和EDI交换系统两部分。;3.3.4EDI标准;3.4安全认证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方面的特殊问题;2.安全问题的类型;3.4.2数据加密技术;3.4.3鉴别技术;数字摘要:是采用安全Hash编码法对明文中若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