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数组
课时4课时(18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引用类型
(2)掌握定义数组的方法
(3)掌握数组元素的基本操作
(4)掌握数组的遍
(5)掌握数组相关方法的应用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阐述JavaScript中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在内存存储方式上的不同
(2)能够对数组元素进行获取、赋值、添加和删除等操作,并理解不同操作的效果
(3)会使用for循环和forEach()方法遍历数组,获取数组中的所有元素
(4)可以使用冒泡排序法、插入排序法和sort()方法对数组进行排序,理解不同排序方法的原理
和适用场景
素质目标:
(1)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增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引用类型与基本类型的差异,数组的定义、元素操作、遍历及定位方法,数组的排序及多
种内置方法的运用,对数组的综合处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引用类型的内存存储机制,复杂的数组操作,多种数组排序方法的原理及实现,
数组内置方法中参数的作用及返回值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
前任务
课前任务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并了解,数组在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点,然后在
APP上进行讨论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假设你正在组织一场活动,需要记录参加活动的人员名单。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存储这些人员的名字
问题导入
呢?
【学生】聆听、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数组的定义、元素操作、遍历、定
位及排序1
传授新知
3.1认识引用类型
JavaScript中有两大数据类型,分别是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基本类型是指简单的数据片段,如数
字1、字符串aa等;引用类型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数据,其内部包含了许多属性和方法。下面通过示
例对比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
当一个变量为基本类型时,将该变量赋值给另一个变量时,是将该变量对应值的副本赋值给另一个
变量,代码如下:
varx=1;
vary=x;//将变量x赋值给y
y=2;
console.log(x);//输出结果1
上述示例,变量x的值为1,将变量x赋值给变量y,再将变量y的值修改为2,最终x对应的值
还是1,并没有因为y值的改变而改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基本类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图片(详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