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清华附中天府学校招聘事业人员笔试真题2024.docx
文件大小:30.95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2
总字数:约7.91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清华附中天府学校招聘事业人员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部署各地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快行业领域设施设备补齐短板、升级换代、提质增效,提升设施设备整体水平。

A.《推进住宅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

B.《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

C.《推进社区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

D.《推进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

【答案】:B

2.2024年2月11日,世界泳联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举办()年世界游泳锦标赛。

A.广州2025

B.上海2027

C.北京2029

D.杭州2026

【答案】:C

3.(单选题)中国的锦缎织造技艺高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的“三大名锦”指的是()。

A.蜀锦,宋锦,湘锦

B.云锦,蜀锦,宋锦

C.云锦,蜀锦,湘锦

D.粤锦,蜀锦,宋锦

【答案】:B

4.成语“九牛一毛”出自《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其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系?()。

A.孙膑

B.司马迁

C.班固

D.范蠡

【答案】:B

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B.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C.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D.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

【答案】:A

6.下列绘画作品取材于历史事件的是()。

A.《蒙娜丽莎》

B.《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C.《但丁小舟》

D.《苏格拉底之死》

【答案】:D

7.“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我国集知行学说之大成并将“知行合一”作为其哲学核心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董仲舒

C.王阳明

D.王夫之

【答案】:C

8.张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多出2万元,便将其中1万元借给郭某,约定利息500元;另外1

万元投入股市。张某单位查账发现此事,原因在于财务人员工作失误,遂要求张某返还。经查,张某借给郭某的1万元到期未还,投入股市的1万元已获利2000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5万元

B.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

C.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万元

D.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及其孳息

【答案】:D

9.非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过程起干扰破坏的消极作用

B.有的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C.总的说来,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要大于理性的作用

D.人的认识过程其实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10.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违反的纪律是()。

A.工作纪律

B.组织纪律

C.政治纪律

D.群众纪律

【答案】:B

11.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央行基准利率

B.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D.降低再贴现率

【答案】:B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务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属于国家财产或者不应当退还以及无法退还的,()。

A.上缴国库

B.追缴

C.没收

D.责令退赔

【答案】:A

1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Ⅱ(u+m)=ICB.I(u+m)=ⅡCC.IⅡ(u+m)ICD.I(u+m)ⅡC

【答案】:D

14.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一文中提出的。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本本主义》

C.《矛盾论》

D.《实践论》

【答案】:A

15.行文方式是根据行文关系、行文方向以及公文性质、效力范围等多种因素而确定的公文发布、传递的层次与形式。其中,()。是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一般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采取该种方式。

A.多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逐级行文

【答案】:D

16.对明清时科举考试中“乡试”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本乡举行考试

B.在省城举行考试

C.在京城举行考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