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校教学法与评估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1.案例背景: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了一门名为“社会政策分析”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社会政策的实施与评估等。该课程由一位资深教师主讲,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不理想。
(1)请分析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答案:
(1)问题分析:
1.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
2.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应用脱节;
3.学生参与度低,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4.评估方式单一,以考试为主,未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2)改进建议: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参与度;
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社会政策的应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引入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政策实施与评估;
4.丰富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小组作业、课程论文等,全面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二、选择题
2.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政策目标
B.收集数据
C.评估政策效果
D.制定政策方案
答案:D
3.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政策议程的设置阶段?
A.问题识别
B.问题界定
C.政策建议
D.政策方案设计
答案:C
4.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A.政策制定者
B.政策执行者
C.政策对象
D.社会环境
答案:A
5.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政策评估的目的?
A.了解政策实施效果
B.评估政策可行性
C.改进政策制定
D.评价政策公平性
答案:B
6.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政策评估的方法?
A.定量分析
B.定性分析
C.案例分析
D.问卷调查
答案:D
三、简答题
7.简述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案:
1.确定政策目标;
2.收集数据;
3.分析数据;
4.提出政策建议;
5.评估政策效果。
8.简述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议程设置阶段。
答案:
1.问题识别;
2.问题界定;
3.政策建议;
4.政策方案设计。
9.简述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答案:
1.政策制定者;
2.政策执行者;
3.政策对象;
4.社会环境。
10.简述社会政策评估的目的。
答案:
1.了解政策实施效果;
2.评估政策可行性;
3.改进政策制定;
4.评价政策公平性。
四、论述题
11.论述社会政策分析在高校教学法与评估中的应用。
答案:
1.社会政策分析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制定过程、实施与评估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社会政策分析有助于高校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社会政策分析有助于高校教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社会政策分析有助于高校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应用题
12.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拟开设一门名为“社会救助政策”的课程,请你根据以下要求,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
要求:
1.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基本概念、制定过程、实施与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内容:社会救助政策概述、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社会救助政策的评估与改进;
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
4.评估方式:平时成绩、小组作业、课程论文。
答案:
1.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基本概念、制定过程、实施与评估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课程内容:
(1)社会救助政策概述
(2)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3)社会救助政策的评估与改进
3.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社会救助政策的基本概念、制定过程、实施与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效果;
(3)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社会救助政策的改进措施。
4.评估方式: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小组作业:每组学生选取一个社会救助政策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估;
(3)课程论文: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会救助政策的论文,对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六、综合题
13.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拟开展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请你根据以下要求,设计调查问卷。
要求:
1.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2.调查对象:某高校全体在校学生;
3.调查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等;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答案:
1.调查目的